德國的麵包(Brot)舉世聞名,那種紮實的口感已經成為每個德國家庭必備的食糧。麵包對德國人有多麼重要呢?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商店的小鎮,每天只有兩種巡邏車經過這個小鎮,一個是賣麵包的,一個是賣香腸及肉類的。此外,在很久之前星期日商店皆不營業的時候,只有麵包店被法律允許必須在星期日清晨的時候開一下下,好讓每個德國人都可以享用新鮮出爐的麵包。

不過相信我,雖然麵包店的麵包琳瑯滿目,像是灑有無花果、罌粟子,裸麥麵包、起士麵包等等,你也可以發現有些很大的長條麵包(可以請麵包店幫你切片,可以切成三十多片)以及小麵包(Broetchen)。但小麵包口感比較鬆軟些(但也沒有像日式麵包那樣,我的德國室友都覺得那種講求鬆軟的日式麵包好像在咬空氣一樣沒有口感),也比較適合我們。別興奮的看到兩者都是一樣價錢,覺得買大麵包比較划算,等到你比較適應德國的麵包,可以吞下乳酪之後,再換換口味吧!超市裡頭其實也有賣麵包,Edeka 有賣一種「牛奶麵包」(Milchbrot),用烤箱烤過之後很香,特別是很像台灣的鬆軟小圓餐包的口感,又有獨特的香草氣味。不過這也是為什麼德國人並沒有很多人買的原因,至少我室友們都不愛這種麵包,認為沒有嚼勁。雖然我假日的時候也會散步到附近的麵包店(像是連鎖的 Lukas 水準就很好了)買新鮮出爐的麵包,但平常早上的時候則還是固定買超市裡的麵包當作早餐。我在這裡要推薦一種 Finnkorn,我們 WG 四個人中有三人是固定以這個麵包當作早餐麵包的。Finnkorn應該是穀類雜糧麵包(Korn 是 corn 或 grain 的意思),但我們特別只買 Aldi 超市裡頭的 Bio Finnkorn。這個就好像漢堡麵包一樣,有上下兩片,一次是四份裝(8片),也才 0.79 歐而已。這個麵包之所以受到我們 WG 的喜愛,是因為早餐吃了兩片Finnkorn就很容易填飽肚子,相較於如果你吃掉一個小麵包當早餐的話,不到中午就很容易餓肚子。此外,你可以在 Finnkorn 上面塗抹任何抹醬,像是果醬、奶油、 Quark、起士、蜂蜜或是夾上義式Salami、火腿、生菜、蕃茄等,都很自由。其中深受我跟室友喜愛的抹醬是 Nutella。這是一種可可亞抹醬,Nutella 其實是一個賣這種抹醬的牌子,但因為實在太普及了,所以反而成為這種抹醬的代名詞了。好像我們的「麥當勞」一樣,儼然成為西方速食文化的代名詞。

「Nutella」有多紅呢?一般的德國家庭早上應該都會看到這種抹醬。即便 Aldi 有賣類似的產品,也是乏人問津。就好像我們「這不是肯德雞,這不是肯德雞」一樣,我室友也只買這個牌子而已,即便比起其他同款商品,Nutella 要稍貴一些。Nutella 並非源自德國,而是義大利南部。受到戰爭影響,當時的可可亞(巧克力)物資十分缺乏,還必須配給,因此在1940年的時候,Pietro Ferrero 先生便使用比較便宜且當地盛產的榛果混入,使得成本可以壓下來,又不失其風味。這也是「Nutella」一詞的源由(Nut 開頭)。Nutella 的味道其實很像金莎巧克力的內層,網路上也有很多使用 Nutella 的食譜。你只要吃一次,鐵定會愛上這種抹醬。只是,這個熱量實在不低(其實當時戰爭的時候巧克力原本就是要補給士兵的熱量的)。此外,也必須放在陰涼的地方(但不要放在冰箱)保存。台灣也有些高級超市在賣,不過比起在德國的價錢實在貴上許多。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e wished to ascertain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hropoid apes and man in a field which seems to u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ut on which we have as yet little information"(Koehler, 1925, p. 1)(引自庫勒靈長類研究中心網頁,參見下文)

原先去萊比錫動物園是要找
Fechner 的半身像,但沒找著。不過,久聞 MPI 的另一個與演化及人類學相關的研究所(MPI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裡頭的一個庫勒靈長類研究中心(Wolfgang Koehler Primate Research Center)在這裡長期進行靈長類的動物觀察實驗。既然來到了動物園,也就到靈長類動物區(在這裡的暱稱為 Pongoland,這一聽就覺得有猩猩在那邊捶胸頓足的氣勢)去走一遭。這裡的照片多半是在 Pongoland 照的,有隻黑猩猩真的很搶鏡頭,看到有觀光客拿著相機在那邊拍他們,他居然也不怕生地就走到防彈玻璃前,並且擺了許多 pose 讓大家拍照,等遊客們拍夠後,他又自顧自地回去。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來萊比錫之前我曾經問過所上最富涵人文氣息的仕坤老師,如果到萊比錫的話最想去哪裡?他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馮德的實驗室」!(的確也是,不過大部分的觀光客應該會回答巴哈的博物館或之前擔任過指揮的教堂)。經過二次大戰的砲火轟擊,馮德位於萊比錫市中心的住所已經被摧毀了,目前仍有三處遺跡(
artifacts)可供後人追憶,不過因為這三個地點相差太遠,所以容後再敘。但有一位也是很重要的心理物理學元老(雖然終其一生並不在心理系)可也在萊比錫待了很久,那就是 Gustav Theodor Fechner幾乎可以說,是Fechner 的著作,透過使用物理學的方式量測心理物理量,才奠下了實驗心理學的基礎。在此之前的心理學,我們以 Boring (1950) 的心理學史為據,只有哲學及生理學兩大類。It was Fechner "who performed with scientific rigor those first experiments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new psychology and still lie at the basis of its methodology" (p. 275).


Fechner 1801 年生於普魯士的 Gross-saechen(在目前的德國境內)。並於 16 歲的時候進入萊比錫大學就讀,只是當時他念的科系是跟醫學及解剖有關。不久之後,他拿到了醫學學位並開啟了他對物理學及數學的濃厚興趣。在 1824 年的時候,他開始在萊比錫大學的物理系任教,並發表許多著作(其中有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是跟量測直流電有關),並在之後拿到物理系教授的職位。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大門,還算氣派吧!從前門往後門照,後門是花園,可以停腳踏車以及垃圾場

咦?樓梯在哪裡呢?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ieder」有「再一次」的意思,「sehen」則是「see」的動詞原形。「Aufwiedersehen」在德語中則是「再見」的意思。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月很快就過去,我也即將搬到另一個新的(但是較便宜、離MPI也較近)的公寓去。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加入了我老闆的「lunch group」後,我幾乎每天中午都跟他們在「House of book」這家複合式餐廳(店如其名,就是書展加上cafeteria)報到。這裡賣的餐飲說實在並不貴(大學裡頭的學生餐廳 Mensa 當然可以更便宜,但難吃程度也是相對的),而且除了基本的沙拉、湯及麵包外,每天都有兩到三樣「daily lunch」,一道菜約是 3.5 歐到 4.1 歐左右,到現在我吃的菜色還沒有重複過。當然囉!來這裡吃飯不僅是因為這裡的東西還算能下腹,還有些許社交的意味在裡頭。


其實,這裡提供的午餐也可以吃到多種來自德奧各地的地區代表食物(只是不一定道地就是了),你可以在短時間就知道有哪些菜式,這樣你去超級市場買東西的時候也比較有譜。於是,在擁有數位相機後,我決定把每天的午餐菜色拍下來,並記下其菜式名稱,一方面也算是德語進修啦!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德鐵又祭出令人難以抗拒的優惠,從德勒斯登到布拉格只要19歐,因此我又開始計畫我的下一趟旅行。 

之前曾經請所上秘書代為行文到捷克駐德大使館,像我這樣子的狀況是否需要辦捷克簽證,得到的答案是要。因此離萊比錫比較近的地方就是德勒斯登以及柏林了。因為辦簽證無法隨辦隨拿,所以我計畫去德勒斯登辦簽證,等到要出發去捷克的時候再去拿,順便去德勒斯登玩幾天。
 

上網去查萊比錫到德勒斯登的票價,天呀!還真不是普通的貴。即便是搭區域列車,也要
18.5 歐。我得開始想別的方法到德勒斯登才行。在德國並沒有大城與大城之間的民營巴士,像灰狗巴士及統聯那樣。不過德國倒是有另一種「搭便車」(Mitfahrtgelegenheit)的制度,在各地或是網站上,都有很多這種「共乘中心」(Mitfahrzentrale)可供查詢。地方上的共乘中心多半需要付手續費,你只要上網站,輸入你的所在地(von,或是 Abfahrtort)、你要去的地方(nach,或是 Ankunftort)、日期(Datum),網站就會列出一大堆組合。你只要挑選適合你的,撥電話去詢問有無位置即可。一般說來,搭便車多是分攤油資,因此比起昂貴的德鐵,真的便宜很多,像我從萊比錫到德勒斯登,只花了 5 歐元。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住了一段時間,我的室友開始來催討各種「Nebenkosten」。德國的房租分成兩類,一種是「冷租」(Kaltmiete),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知道的房租,大部分的 WG 都是按照房間面積算的,因此我們四個人的房租也都不太相同,德國人還偏好有陽台(Balkon)的房間,相同的面積但有陽台也會稍貴一些些。另一種則是暖租(Warmmiete),基本上就是「冷租 + Nebenkosten」。而「Nebenkosten」有哪些呢?像是水費、電費、廣電費、大樓清潔費、暖氣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內,有些  WG 也會問大家要不要共用電話及網路(類似 ADSL),大家再分擔這些費用。

我對德國的「廣電費」略有所聞,聽說家裡有電視、收音機、音響、隨身聽者都必須要支付廣電費(GEZ,全名是 Gebuhreneinzugszentrale),而且他們還會派人挨家挨戶敲門查詢你是否沒有繳(特別是聽到你家有音樂聲音或電視聲音傳出的話...),聽說很多大陸留學生還會互相在網路上告知「今天有人來敲門...」之類的要大家小心,畢竟外來的留學生總是他們先下手的好對象。要是被他們查到家裡有電視或音響之類的,可是得當場填單子及銀行帳戶,以後按時從帳戶中扣款,就算換了銀行帳號或是搬家都沒有用,想躲都躲不掉。別以為德國人他們就願意乖乖繳錢,還是有很多人為了省這筆錢,而想出許多法子。例如現在電腦越來越普及,很多人便看起網路電視或是用電腦聽音樂等等,這些在過去的 GEZ 是不收費的,但或許這是一種趨勢吧,因此有耳聞 GEZ 為了能收到這些客戶的錢,聽說明年開始用電腦聽音樂或看電影的也是要收錢。目前我算是逃過一劫,在 GEZ 還沒有說要電腦收錢前,我室友並未要我分擔 GEZ 的部分,但明年就不知道了。

在這所有費用中,令我最震驚的是水費。我自認一個月的用水量在德國及在台灣應該是差不多的。不就這麼一個人,洗澡、洗衣服、煮飯、洗碗之類的。但我在這裡一個月預繳的水費卻是台灣一個月水費 4.5 倍(一個月 23.25 歐 / 一人)!還記得之前曾經提過兩種洗衣機的不同嗎?其實當時已經埋下一個伏筆。歐洲及德國多半使用滾筒洗衣機,其中一個優點就是省水(因為洗得久,所以不見得省電),現在一想就覺得不奇怪了,因為水費實在很貴。況且德國繳費方式也怪,這一個月所繳的錢是根據你們家的面積去估計的,因此只是一個大約的估計而已。好戲則是在年底,他們會根據你的用水量來信告訴你真正的水費有多少,多退少補。而我問過的結果是,沒聽過有人從那邊把錢拿回來的,大部分的人都是還要補繳一筆錢,因此平時不節約用水的人到年底就很慘,帳單數目絕對讓你昏倒!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的室友瑪德蓮要畢業了,他因此九月底要搬走,我們也必須在這段時間內找到下一位新室友(Nachbewohnerin)。否則我們另外三人就得多分擔他的房租了。 

其實來到德國讀書,能住在宿舍就先住在宿舍吧!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像是申請電話、繳交水費、電費、暖氣、廣電費等。在德國租房子其實有許多不成文的規定:像是至少要住三個月(如果未滿三個月也是要付三個月的房租)、搬走前三個月要知會房東並負責張貼廣告找下一位續租的人、搬走前也要把所有的物品清乾淨以及打掃房間,這些雖然房租契約上都沒有明文記載,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常常會有很多麻煩,也會不受歡迎。
 

我們這棟公寓的地段很不錯,樓下就有個電(公)車站,大樓本身也很氣派高雅,附近生活機能也很強。因此瑪德蓮的廣告一貼出去之後,就有很多人來電詢問。萊比錫的空屋率很高,因此房租不算貴,這表示想要找房子的人其實選擇很多,但是這也表示我們的
WG 要租出去需要一番努力。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到德國才方知台灣被譽為「水果王國」還真是名符其實。德國的水果種類實在少的可憐,「**莓」類(**beere)的倒是不少,但這些苺類大部分都是另有用途,例如做成果醬、蛋糕或優格,很少是直接拿來吃的。不過這對我來說倒是還可以接受,因為我自己本身就不太愛吃水果,倒是很喜歡吃水果罐頭中的水果,因此便到超級市場逛逛水果罐頭。

水果罐頭比起台灣可是便宜很多,例如最常見的鳳梨罐頭以及水蜜桃罐頭都很便宜。像是水蜜桃罐頭只有 28 元台幣,鳳梨罐頭則可以低到 16 塊台幣(如果你買那種一片鳳梨又切成四小塊的那種)。除此之外,水果罐頭的種類也多很多,除了大宗的水蜜桃(Pfirsich)以及鳳梨罐頭(Anana)外,我也見過奇異果(Kiwi)、草莓(Erdbeer)、梨子(Birne)、杏桃(Aprikose)、葡萄柚(Grapefruit, Pampelmuse)、柑橘(Orange, Apfelsine),不過這些多半只是見過,我倒不敢買來吃。把草莓做成果醬還可以接受,把草莓弄成水果罐頭(還強調整顆保存的喔)實在不敢恭維。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明兩天 MPI 有一個內部的 workshop,請了11 speaker 來到萊比錫,主要是闡述 Gesture Language 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口語的部分。 

的確,有時一個手勢,絕對抵過你說千言萬語,也都沒有這一個手勢簡單明瞭而且傳神。到底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使用的手勢有沒有不同?特別是像我,在不瞭解德語,而室友的英語又有限的情形下;無疑地,這些手勢的確生動地傳達了室友想要表達的意思,也達到溝通的目的。
 

有一天,卡洛琳很高興地帶了一個曬衣架回來。我問他說,我們家不是已經有一個曬衣架了嗎?她說,對呀!但是那一個有點不穩,所以她買了一個新的回來。而且他今天是在「
Multikauf」(有點類似我們的 50 元大賣場的店)買的,結帳的那個人有點.....。說著他就比了一個手勢:她用她的食指指指(tapping)她的前額,這其實是表示一個人「腦筋有問題,或是覺得你瘋了」之類的手勢。有時他們不是 tapping 前額,而是太陽穴或鬢角的位置,也有相同的意思。跟台灣似乎有些不同,同樣的這個手勢,有時我們的意思是要這個人再多想想,而不完全是相同的語氣。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現在也開始流行環保,也開始流行各式各樣的垃圾分類,令人目不暇給。全世界國家的垃圾政策跟台灣有得拼的,大概就非德國莫屬,很少有像德國這麼仔細的垃圾分類政策,甚至有些城市還會特地將這些關於垃圾如何分類,又什麼時候會來收哪些垃圾的資訊,公布在網路上好讓大家遵行。而且你可別以為這只是說說而已,即便是在馬路上,你想要隨手丟一個垃圾到垃圾桶,都要三思而後行,萬一丟錯了,可是有那種路見不平、仗義執言的老太太會「熱心」地「教導」你如何分類。 

一般德國公寓的垃圾桶,大概會有三至四種顏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代表不同性質的垃圾,包含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此外,垃圾桶外面也會註明該垃圾桶是「吃」什麼樣的垃圾。最簡單的大概是藍色「
Papier」的垃圾桶,主要是回收紙類,像是報紙、硬紙板等,都必須丟入藍色的垃圾桶。 

此外,還可以看見比較細、比較小的咖啡色垃圾桶,稱為「
Biotonne」,主要是回收廚餘或是生物性可分解的垃圾。令人頭痛的是,什麼樣的垃圾必須丟入「Bio can」呢?主要就是廚餘(不過要將水分盡量瀝乾),此外還有一些很奇怪的項目也是丟入此,像是「蛋殼」、「頭髮」、「除完後的草」、「果皮」,也都是屬於此類範圍。由於住的是 WG,每個月我們四個人都必須輪流打掃公共區域以及輪值倒垃圾,這是我最討厭做的項目了。因為通常去倒這類垃圾的時候,垃圾桶早就混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也臭氣沖天,通常都必須捏著鼻子把垃圾倒掉,然後趕快閃人。而且現在是夏天,這些食餘很容易腐敗,偏偏距離下一次清潔人員來清理垃圾桶的時間又達兩個禮拜之久,每次經過後院都是匆匆走避。不過,聽說夏天的這三個月,清潔人員會視情形縮短時間來清理垃圾桶。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住在德國的第一個月,深深困擾我的一件事情便是「洗衣服」!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在德國可是大有學問的。「short cycle」或「long cycle」?「500」或「1000」轉?水溫要「40」或「60」度?洗衣機是「Toplader」(上掀蓋,toploader)還是「Frontlader」(前門掀蓋,frontloader)?一般來說,德國的洗衣機多半是滾筒式,而且是前門掀蓋居多,這跟美式洗衣機(多半是上掀蓋)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關於這兩種洗衣機哪一種洗得比較乾淨,美式與歐式的洗衣哲學可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洗衣機是上門掀蓋,或前門掀蓋是不會影響洗衣服乾不乾淨太多。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省時、省水及省電。但是由於洗衣原理的不同,即便前門掀蓋的洗衣機要比上門掀蓋要便宜,但卻是比較省水及省電。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上掀蓋式的美式洗衣機,多半是攪拌式的(或槽式)(洗衣筒中間有一根棒棒),而前門式的洗衣機多半是滾筒式的(連在專業的洗衣店中也多半使用滾筒式洗衣機)。相較於傳統槽式洗衣機,滾筒洗衣機比較環保且不佔空間!槽式洗衣機佔空間是因為洗衣槽內有一根攪拌棒,必須預留更多的空間讓強大的水流帶動並拍打衣物藉以達到洗淨效果。也因此,滾筒式洗衣機因此不但相對體積小,也因為不是靠強大水流帶動洗衣,而比槽式洗衣機更為省水(是否省水省電及環保,可是對德國人挑選機器有重大影響)。
 

此外,第一次使用德國洗衣機以及洗衣粉的人也會感到困擾。溫度、待洗衣服的材質、當地水質石灰或鈣鹽(
Kalk)含量多寡等因素都得考慮。以我們家的洗衣機為例,這台洗衣機是前門掀蓋的滾筒式洗衣機,首先你必須決定要使用多少洗衣粉(洗衣乳或洗衣精背後有說明,會因區域水質而有些許差異)、之後也要決定水溫(從 30-90 度,不騙你,真的可以用 90 度的水洗衣服)、在脫水時的轉速有「1000」及「500」轉、想要縮短洗衣時程(按「kurz」(縮短)或不按)以及要使用哪一種洗衣時程等等。(註「ein / aus」指的是「on / off」,「Tuer」則是洗衣機門的開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PI 裡一個令人頭痛的一點便是找廁所,一方面是因為德國人的「關門文化」(無處不是門,無門不鎖,無門不關),廁所的門乍看之下也和一般辦公室的門沒有兩樣,只有在牆壁的牌子上,小小的寫著一個「Toilette」, Toilette 也分「Herrn,簡稱  H」(男士專用)與「Damen,簡稱 D」(女士專用),也並不一定相鄰,況且廁所也並不是一定就在迴廊角落,急的時候還真不好找。因此,在這裡要講的是很重要的幾件事情:
1)廁所和浴室的不同
2)公共廁所
3)當你在公共場合,或是在人家家裡作客時,想要找廁所時該如何說呢?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連幾天,萊比錫都是持續這種炎熱煩悶的天氣,我因為前一陣子一直不斷地說台灣有便宜冷氣可吹之類的話,而且來不久後也買了電風扇,怕他們誤以為我嫌這裡不好,因此這幾天即便再熱,我也都是默默地吹著電風扇不吭聲,沒想到我的室友斐瑞娜有一天傍晚終於忍不住發難了.........

「Jessica,難道你不覺得天氣很熱嗎?」
「是呀!我當然覺得熱,但除了開窗戶、吹電風扇、沖冷水澡之外,我也別無他法...........」
「那我們去海邊游泳吧!」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比起台灣人,德國人從來就不是消費高手;商店和顧客只是一種供需關係,德國人雖然講求秩序,但不代表他們做事情比較有效率,而且常常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計較(例如我辦延簽的照片好了,不過以後再說),常常我都懷疑這樣的店以及這樣的服務業如何生存。身邊的朋友常常訂了東西送到府上,卻開始比賽誰的東西比較晚到,我也曾聽說去 IKEA 買好床請他們送到府上,誇張到要三個禮拜才到。相較於日本或是美國「顧客永遠是對的」,德國法規保護員工的權益遠超過消費者。 

也許這樣的現象其來有自。比較美國或是其他歐洲國家,通行德語的地區(例如德國、奧地利)的確在購物時間上比較少。
1956 年後,德國制訂法規用以規定商店營業時間,稱之為「Ladenschlussgesetz」(Laden 是商店;Schluss closingGesetz 則有法規條文的意思)。在 1996 年以前,商店營業時間(這也代表你可以購物的時間)包括: 

星期一至星期五(
8:00AM-6:30PM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到歐洲來的第一個月,天氣變化很大。來沒多久,就遇到罕見的冰雹,大塊大塊的冰塊從天而降,我也被一個「網球」大小的冰雹砸到頭。那一天下午,據說柏林、萊比錫等一些東部的城市都深受其害。萊比錫更慘,因為下冰雹的同時,萊比錫剛好有世足比賽,球賽因此被迫暫停,更慘的是球迷,連躲都沒地方躲,據說也有十幾個人受傷。豪邁的冰雹下完了之後(快四十分鐘吧),滿街都是碎冰,放眼望去好像下了雪一般。我原本想搭Tram(這裡的市區輕軌電車)回家,但Tram的軌道裡面都積滿了融冰及水,所以我那個賴以維生的 Tram 16? 也遲遲不來,索性我就穿過 Augustplatz,直接到火車站裡頭去逛超市,聽說這一個半小時,Tram 16 才發出一班車。 

炎熱的夏天其實也快到了,其實除了這種氣流不穩定的日子之外,大部分的日子天氣是炎熱的,至少白天是如此。結果我發現了到目前為止最悲慘的一件事
----沒有冷氣,也沒發現有電風扇!糟糕!我在台灣已經住了這麼久,也適應了實驗室超冷的空調,突然要過著如此「養生」的生活,還真是有點為難。而且炎炎夏日,沒有冷氣,還真是容易心情煩躁,但看辦公室裡頭的人都沒有動靜?天呀!們這麼耐熱嗎?其實,問過他們,他們也覺得現在這種天氣很熱(但中午我們還是頂著大太陽,在 MPI Institute 的中庭花園喝熱熱的咖啡,還要一副很悠閒的感覺),更好笑的是,問他們這麼熱的天氣要怎麼解決?他們就說,開窗戶呀!或者是關窗戶!原來,在 MPI 裡面,只有三位「領導」(因為有三個department,分別是 psychology(從慕尼黑搬過來的)、neuropsychology、以及 cognitive psychology)房間有冷氣,另外就是做實驗的地方有冷氣,其他的地方,可以配給有電風扇,要跟管理中心申請。也許我該在七月份的時候想個實驗吧! 

真的受不了的話,就買個電風扇吧!咦?從沒想過電風扇的德文該如何說?「
der Ventilator」。其實這個字在英文也有,只是相同的字,但念法有差,在英文裡面,這個也有「氣窗、換氣孔或是通風口」的意思。一般大賣場,像是 Saturn 或是郊區的 MediaMarkt 也都有賣。以火車站的 Saturn 為例,小的電風扇從 14 歐元起跳,大的立扇則是 20 歐到 40 都有,如果是市郊的 MediaMarkt 應該可以更便宜一些。冷氣就更貴了,問了很多人都不清楚價格(大概是連想都沒想過吧)。此外,這裡的電風扇送風的強度標示也和台灣有些不同。像在台灣,「1」往往代表的是最強的風,「3」則是最弱的風。但在這裡則剛好相反:「1」是最弱、而「3」是最強。下次還是先試試看,免得怎麼覺得德國風扇,轉到「1」就只有這麼「強」而已!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個週末以及第一個國定假日 
來到德國時就已經知道這個星期一是一個國定假日,加上星期日幾乎所有的店都不開門,星期六大部分的店都只開到早上或白天,頂多到晚上八點就很了不得。因此星期五的時候便拼命儲備糧食,要撐到星期一結束呀! 

萊比錫的中央火車站
 
這個星期日還是不信邪,硬是給他出門看看,不開店的狀況是如何。的確,人潮比平常冷清許多,但很多人會牽著寵物來到公園散步。Hbf果然是我賴以維生的重要地方,因為萊比錫的這個中央火車站號稱是全歐洲數一數二大的,總共有三層之高。最上面一層是火車抵達的地方,總共有二十多個月台,平常就有在使用的也有十八個。下面兩層就更棒了,這個火車站裡頭,你想的到的店都有,我們常用到的有藥妝店(DM)(這個比較接近我們的便利商店或屈臣氏)、有兩個超級市場(其中一個是連鎖超市 ALDI,但我個人比較偏好 MINIMal 的蔬菜水果)、水果攤、肉販(可以買 Salami 及各式各樣的香腸)、麵包店(這個在德國是很重要的,這個車站內的麵包店不計其數呀,我最常見到的是 Lukas,有些 Lukas 還有賣咖啡,你可以坐在店裡頭喝一杯咖啡配一塊蛋糕)、書報攤(可以買報紙及 Lotto)、大型書店、女鞋店、運動用品店、女裝店、通訊用品(可以買手機囉)、冰淇淋、花店、提款機、郵局等,是一個十分好逛的地方。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要認識萊比錫的大眾交通系統,最快的方法便是到他們的中央火車站(HauptbahnhofHbf)。幾乎所有經過 downtown 的路線都會經過 Hbf。早上先跟 LVBLVB 是負責當地交通系統的公司)買了學生月票(其實國際學生證是不打折的,他們給 Azubi 的優惠只包含當地學校的學生證,但我想他可能已經厭煩跟一個無法用德語流利溝通的人說明,所以還是給了我學生票的優惠)並且要了張路線圖後,便開始試著搭乘他們的交通系統。(其實到了一個城市應該是先去 Tourist Information 才對,這種旅遊諮詢中心都離 Hbf 不遠,十分好找,上面也會有一個小寫的i,但是萊比錫的 i 實在是乏善可陳。不過在i裡面,你還是可以拿到免費的城市地圖、代訂旅館、市區觀光公車、訂音樂會的票)。另外,德國市內交通的票價極貴,像我的學生月票就要30歐(台幣約略是 1200 左右)。 

在德國,雖然大家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應該是汽車,貧窮學生則是腳踏車(好比那位羅馬人,來到萊比錫不過幾個月就從腳踏車晉升為汽車,因此他對萊比錫的大眾交通系統一無所悉,在
MPI 問了好幾個人也都不太知道),即便如此,你還是會對德國人他們對於城市內的便利且發達的交通建設所感動。在德國,大城市有地鐵(U-Bahn)及通勤電車(S-Bahn),1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也有市區輕軌電車(Tram Strassen Bahn)。萊比錫並沒有地鐵(U-Bahn),只有 TramBus 以及 S-Bahn。雖說公車可以彌補 Tram 路線未到達的地方。但並不像Tram那麼簡單明白易懂,因此我到目前也只使用Tram跑來跑去,到最近的一站後便開始走路。不過萊比錫的市中心並不大,其實熟悉 Tram 的路線就已經很足夠了。 

萊比錫的巴士以及
Tram 的站牌,都可以看到一個綠色的H。我原本以為 H 是只有公車站牌,不過 Tram 也是使用這個站牌。而且大部分的站牌都會顯示某路線抵達該站的時間,即便是上下班尖峰時段也都極為準時,因此你可以先抄好你常用到的幾個路線的時刻表,時間快到再到站牌等即可,真佩服他們的精準呢!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囉!經過漫長的旅程,我現在已經完成 80% 的旅程,從台北、香港到法蘭克福。現在正坐在法蘭克福的機場內(現在是早上 8:209:15 的飛機即將完成最後一趟旅程:抵達萊比錫)。 

法蘭克福是一個很大的機場,國泰的班機是降落在第二航廈,而我轉萊比錫的則是德航(Lufthansa
LH)在第一航廈。因此必須搭乘 Skyline(機場的接駁車)。法蘭克福機場的行李推車很特別,它的兩個前輪和後輪的距離及斜度有點不同,因此你可以用這個行李推車上下手扶梯都沒有問題。 

雖說是到萊比錫,但是法蘭克福為抵達德國境內的第一站,因此所有的通關都會在法蘭克福完成。原本我還緊張兮兮的,想說在飛機上都沒有發任何通關該填寫的表格。但實際上通關頗為順利,他們連問都沒問,也沒有表格需要填寫,更別說像美國那樣按指紋、照相之類的。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