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流浪到德意志:每日午餐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從上次烤蛋糕有了德國粉絲之後,這一次手帕交席夢娜又教了我一樣她的拿手蛋糕:巧克力蛋糕。
這個蛋糕雖然類似海綿蛋糕的質地,卻非常鬆軟。據說這個蛋糕的魅力還比上一個更大!有一次席夢娜烤了這個蛋糕給她的一位教授,
沒想到這位教授從來不吃甜點,不過基於禮貌仍是收下了。隔天他居然跟席夢娜說,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懶人系列又來了!今天介紹的是「懶人可頌」!

歐洲人對早餐是很重視的。平常工作天沒有閒情逸致可以這樣悠閒的吃早餐。通常都是到超市買一個禮拜份量的麵包。但一到了星期假日,可就會喚起內心的渴望,想要吃點新鮮剛出爐的麵包了。像是我室友,星期假日起床後,就會散步到附近的麵包店,買幾個新鮮的麵包回來,並且享用一頓豐盛的早餐。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懶人系列又來啦!今天要介紹的無油煙料理,是懶人蛋糕!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眼間來到德國即將滿半年,再這樣吃麵包夾起士下去也不是辦法......。

今天突然很想試試以德國的食材來做有家鄉口味的晚餐。今天選的是原本用作匈牙利燉肉的豬肉塊。原本在超市裡的包裝就已經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了(別問我是那個部位.....)。買它只是因為外型取勝,這樣就不用再切了。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超市有賣米,但多半是尖尖長長有嚼勁的泰國米,跟圓圓小小鬆軟的台灣米差蠻多的。最接近台灣米口感的米是「Milch Reis」(牛奶米),台灣留學生會煮這種米飯回味家鄉味,但德國人買這種米是拿來做甜點的,有點像我們的八寶甜米飯布丁。牛奶米其實沒有比較貴,但因為我沒有電鍋(行李只能攜帶20公斤哪還顧得了帶電鍋),牛奶米煮不出台灣米飯的那種鬆軟口感,因此我有時也會買泰國米。

因為手滑不小心在「米桶」內摻了水,逼得我只好一次把這些略微受潮的米煮成米飯,然後再想出各式各樣的米飯料理來消耗掉。我一開始是像煮粥那樣煮飯再想辦法把水瀝乾,但多半效果不彰而且費時。天呀!沒有電鍋電子鍋還真不知道該怎麼煮飯。我後來是在保鮮盒中放入米再摻入適量的水,再滴上幾滴沙拉油或橄欖油讓米飯不至於沾黏,再用微波爐微波六至七分鐘,這樣的米飯就蠻像用電鍋煮出來的米了。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 ALDI 發現這個好用的懶人料理,可以用非常簡單且自由的方式,自己製作喜愛口味的披薩



產品【
Pizzateigzubereitete Tomatensauce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鹹捲

最近在
EDEKA 超市看到 Eierkuchen Mehl(可麗餅或鬆餅粉,也有賣已經做好的餅皮半成品Pfannkuchen。這種餅皮是比較鬆軟的,跟台灣那種加了許多泡打粉所煎出的那種香脆口感的可麗餅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不像台灣的可麗餅其實大部分這都是拿來做飯後甜點的,通常是夾水果餡或果醬,因為餅皮中透露著一絲香甜的氣息。不過我還是硬把它拿來做成鹹捲,畢竟這是晚餐呀!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的主角是「Lasagne」(又叫做 Lasagna,這個字比較常見),其實就很像是義大利千層麵。「Hackfleisch」指的是豬碎肉(mincemeat)。「Tomatensauce」不言可喻,就是義大利蕃茄醬汁囉,旁邊還附一小撮沙拉!

The Anatomy of My Lasagna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搬了新家,跟三位德國女孩成為室友。其中瑪德蓮(
Madlen)和卡洛林(Karolin,但大家都暱稱 Karo)都很喜歡煮食物來吃。瑪德蓮的手藝不錯,也常常和他媽媽學很多德國菜。這個星期六,瑪德蓮便煮了德國傳統食物,讓大家一起吃。說是德國食物,其實是在薩克森州(也就是我們這個州)所流行的一種馬鈴薯吃法。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圖:Crisp

跟著我室友去樓下的 Aldi (Aldi 真是窮人的好朋友呀,很多東西都比其他大超市便宜許多,雖然很多時候賣相不好看)晃了幾次之後,才算對德國人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有了更深的認識。德國的奶製品種類非常的多,像是 jogurt、quark、牛奶、cheese 等,像在 institute 裡頭的同事們,不少人根本是以奶製品為生的,要是一天沒有quark、他那天的麵包或馬鈴薯就索然無味了。經由我室友的介紹後,我最喜歡 Aldi 裡頭的這兩款優格,其實價格也都便宜。差不多台幣12-15 元就可以買到好吃的優格了。冰在冰箱裡,炎炎夏日裡拿來消暑,單獨吃,或加上喜瑞爾等穀類麥片,都很好。我也曾經拿草莓優格加新鮮草莓打成草莓奶昔,或是將冰冰的水果削皮切塊沾優格來吃,也算是在沒有冷氣下的一大樂事了。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市裡常常賣這種速成食品。你只要買好這種調味包,及相關的食材,就可以輕鬆地在家裡就煮好一桌好菜.......當然還包括餐後甜點。這也是在 Aldi 超市買的,畢竟是生活是每天都要過的,飯也是每天都要吃的,總不可能每天都奢侈到去買麵包店裡的蛋糕呀,因此要是能學會作這種簡易甜食,也能省下不少錢,但又有不錯的生活品質。

這一紙盒內有兩包,一包可做三碗(碗的大小如同我們一般吃飯的碗),這個成品吃起還比較像是慕斯,而且我們買的是檸檬(萊姆)口味,這個味道非常地清香濃郁,就好像是 lemonade 那樣的味道,害我不禁想起士林夜市奶茶媽媽的鮮美檸檬茶。除了這包之外,還有一樣必須要買的是無糖的原味優格,因為優格本身就有些微酸奶味,但是如果加了其他口味的優格恐怕就很恐怖吧!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國的麵包(Brot)舉世聞名,那種紮實的口感已經成為每個德國家庭必備的食糧。麵包對德國人有多麼重要呢?你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商店的小鎮,每天只有兩種巡邏車經過這個小鎮,一個是賣麵包的,一個是賣香腸及肉類的。此外,在很久之前星期日商店皆不營業的時候,只有麵包店被法律允許必須在星期日清晨的時候開一下下,好讓每個德國人都可以享用新鮮出爐的麵包。

不過相信我,雖然麵包店的麵包琳瑯滿目,像是灑有無花果、罌粟子,裸麥麵包、起士麵包等等,你也可以發現有些很大的長條麵包(可以請麵包店幫你切片,可以切成三十多片)以及小麵包(Broetchen)。但小麵包口感比較鬆軟些(但也沒有像日式麵包那樣,我的德國室友都覺得那種講求鬆軟的日式麵包好像在咬空氣一樣沒有口感),也比較適合我們。別興奮的看到兩者都是一樣價錢,覺得買大麵包比較划算,等到你比較適應德國的麵包,可以吞下乳酪之後,再換換口味吧!超市裡頭其實也有賣麵包,Edeka 有賣一種「牛奶麵包」(Milchbrot),用烤箱烤過之後很香,特別是很像台灣的鬆軟小圓餐包的口感,又有獨特的香草氣味。不過這也是為什麼德國人並沒有很多人買的原因,至少我室友們都不愛這種麵包,認為沒有嚼勁。雖然我假日的時候也會散步到附近的麵包店(像是連鎖的 Lukas 水準就很好了)買新鮮出爐的麵包,但平常早上的時候則還是固定買超市裡的麵包當作早餐。我在這裡要推薦一種 Finnkorn,我們 WG 四個人中有三人是固定以這個麵包當作早餐麵包的。Finnkorn應該是穀類雜糧麵包(Korn 是 corn 或 grain 的意思),但我們特別只買 Aldi 超市裡頭的 Bio Finnkorn。這個就好像漢堡麵包一樣,有上下兩片,一次是四份裝(8片),也才 0.79 歐而已。這個麵包之所以受到我們 WG 的喜愛,是因為早餐吃了兩片Finnkorn就很容易填飽肚子,相較於如果你吃掉一個小麵包當早餐的話,不到中午就很容易餓肚子。此外,你可以在 Finnkorn 上面塗抹任何抹醬,像是果醬、奶油、 Quark、起士、蜂蜜或是夾上義式Salami、火腿、生菜、蕃茄等,都很自由。其中深受我跟室友喜愛的抹醬是 Nutella。這是一種可可亞抹醬,Nutella 其實是一個賣這種抹醬的牌子,但因為實在太普及了,所以反而成為這種抹醬的代名詞了。好像我們的「麥當勞」一樣,儼然成為西方速食文化的代名詞。

「Nutella」有多紅呢?一般的德國家庭早上應該都會看到這種抹醬。即便 Aldi 有賣類似的產品,也是乏人問津。就好像我們「這不是肯德雞,這不是肯德雞」一樣,我室友也只買這個牌子而已,即便比起其他同款商品,Nutella 要稍貴一些。Nutella 並非源自德國,而是義大利南部。受到戰爭影響,當時的可可亞(巧克力)物資十分缺乏,還必須配給,因此在1940年的時候,Pietro Ferrero 先生便使用比較便宜且當地盛產的榛果混入,使得成本可以壓下來,又不失其風味。這也是「Nutella」一詞的源由(Nut 開頭)。Nutella 的味道其實很像金莎巧克力的內層,網路上也有很多使用 Nutella 的食譜。你只要吃一次,鐵定會愛上這種抹醬。只是,這個熱量實在不低(其實當時戰爭的時候巧克力原本就是要補給士兵的熱量的)。此外,也必須放在陰涼的地方(但不要放在冰箱)保存。台灣也有些高級超市在賣,不過比起在德國的價錢實在貴上許多。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加入了我老闆的「lunch group」後,我幾乎每天中午都跟他們在「House of book」這家複合式餐廳(店如其名,就是書展加上cafeteria)報到。這裡賣的餐飲說實在並不貴(大學裡頭的學生餐廳 Mensa 當然可以更便宜,但難吃程度也是相對的),而且除了基本的沙拉、湯及麵包外,每天都有兩到三樣「daily lunch」,一道菜約是 3.5 歐到 4.1 歐左右,到現在我吃的菜色還沒有重複過。當然囉!來這裡吃飯不僅是因為這裡的東西還算能下腹,還有些許社交的意味在裡頭。


其實,這裡提供的午餐也可以吃到多種來自德奧各地的地區代表食物(只是不一定道地就是了),你可以在短時間就知道有哪些菜式,這樣你去超級市場買東西的時候也比較有譜。於是,在擁有數位相機後,我決定把每天的午餐菜色拍下來,並記下其菜式名稱,一方面也算是德語進修啦!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