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西式蛋糕點心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cheese cake2.jpg

很想念日式輕乳酪蛋糕,但一直覺得很困難而不敢輕易嘗試。

加上不是很清楚如何在烘焙沙漠如荷蘭超市之地,買到 cream cheese,這事情便一再拖延。

這次在 AH 超市,不小心逛到我一直都忽略的乳酪區,發現了一個像是 cream cheese 的東西。因此便在網路上找到食譜試試看,沒想到還蠻成功的。

以天母地區的三家知名乳酪蛋糕譬喻,「吃吃看」是極度重乳酪蛋糕,根本就是直接就 cream cheese 加以調味吧?!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那個蒂頭的葉子只是裝飾用的,跟甜點本身無關啦!)

第一次吃到「紅酒燉洋梨」(Poached Pears in Red Wine)是在台灣一家法式餐廳所點的桌邊甜點料理。端出來的時候,洋梨已被紅酒醬汁燉的熟透,而且呈上來時是溫熱狀態,淋上濃稠的紅酒醬汁,搭配涼涼的香草冰淇淋,一冷一熱的滋味久久無法忘懷。

因為這道法式甜點是桌邊料理,每次都是要等餐廳有準備這道甜點才能點單。我來荷蘭兩年,也才在一家餐廳裡頭點過一次這道甜點。那天 AH 超市剛好西洋梨正在特價,加上數個月以前,朋友來我家吃飯時送我一瓶紅酒而我遲遲沒有打開(說實在的,我對於紅酒沒有特殊喜好,反而對白酒情有獨鍾,一個人在家是很難把那瓶紅酒消耗掉的),所以用來實驗紅酒燉洋梨是再好也不過的了!學會這道桌邊料理保證讓你的宴客菜頓時高級一倍!這道甜點其實不會很困難,可是在餐廳裡頭點卻很貴呢!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瑪德蓮 (Madeleine) 是一種法式小型海綿蛋糕,傳統上在烘焙時是用貝殼形狀的烤模,後來則發展出多種形狀的烤模(心形、飛碟形),除了對烤模比較計較外,要做瑪德蓮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瑪德蓮的口感很像海綿蛋糕,但卻又比海綿蛋糕濕軟。有一側是貝殼形狀,另一側則有一個凸起,橫著放的時候還蠻像一艘艦艇的。上次去巴黎時無緣吃到這個甜點(見另位巴黎的 Jessica 發表的文章:帕西市場裡平價又美味的瑪德蓮),只好買個貝殼烤模回家自己弄!還好我們組的人都覺得這個瑪德蓮很不錯,他們是歐洲人,又常去巴黎,應該比我見多識廣。(實在有點心虛,我從沒在法國吃過這款甜點,卻天真地想要做出跟巴黎一樣好吃的瑪德蓮?)

剛才 google 了一下關於「瑪德蓮」的由來以及相關資訊,發現了一個還蠻有趣的事情:2006 年歐盟舉辦了一個「Café Europe」的文化交流活動(2006 5 9 ),這個活動是由奧地利發起,並選擇在咖啡館沙龍文化盛行的維也納舉辦。歐盟的每個國家都要挑選一樣足以代表這個國家的甜點來參展。基本上如果去這裡掃過一輪的話,應該就會對歐洲甜點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了。當時甜點大國--法國就是選擇了瑪德蓮作為法國代表!有些國家選的都是非常具代表性的甜點(或者說跟我想的差不多),像是比利時選了「waffle」,葡萄牙選了「Pastel de nata」(葡式蛋塔),丹麥選了「Danish pastry」,德國選了「Streuselkuchen」,義大利選了「提拉米蘇」、匈牙選了「Dobos Torte」。有些國家選作自己代表性的甜點,我卻是在另一個國家吃到:像是賽浦路斯選了「Baclava」,這個甜點其實在土耳其、敘利亞、埃及以及其他中東國家都是常見的。盧森堡選了「Apfeltorte」(蘋果派),不過這個我一直以為是奧地利、德國跟荷蘭的強項!芬蘭選了「Selma」,我卻是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吃到,另外,我以為瑞典會選「Kladkaka」(瑞典傳統布朗尼),沒想到他們選了「肉桂捲」?!。不過感覺有些國家沒有怎麼認真選,跟我對這些國家的印象實在差太多。像是愛爾蘭選了「scone」(咦!?這不是英格蘭的下午茶嗎?),而英國卻選了「shortbread」(是為了平衡城鄉差異嗎?這個不是蘇格蘭的名產嗎?),奧地利也跌破我的眼鏡,選了「Gugelhupf」,我絕對不能說這不是德奧常見的甜點,但我私心以為他們會選擇「Apfelstrudel」(奧地利蘋果捲)或是「Sacher Torte」(沙哈蛋糕)。不過最失敗的就是荷蘭人了(原諒我實在對這個國家的甜點文化非常嗤之以鼻),他們竟然選了「Tompouce」,這的確是非常典型的荷蘭甜點啦,但因為荷蘭有規定 tompouce 的形狀大小,以及上下兩層類似泡芙的起酥片的口味,所以看起來就十分不美味。

好吧!言歸正傳,以下就是我這次的瑪德蓮食譜(我是在網路上搜尋到「品味生活’s Grace」的瑪德蓮食譜便依樣畫葫蘆)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rème Brûlée.jpg

我們星期二下午有一個組內會議,我要負責安排這個討論會,老闆通常會給我一筆點心費,好讓每次討論時都準備一些茶點。我們組的人並不熱衷亞洲風的食物,紅毛國境內可擺得上台面,可被稱之為「食物」的東西少之又少,因此我便開發出另一項潛能,就是在荷蘭廚房中變出千變萬化的中式食物及西式糕點。

跟我認識的德國人比起來,我認識的荷蘭人都不懂烘焙,這也可以從荷蘭超市可見一斑。德國女生或多或少都略通廚藝,即便在窮鄉僻壤的德國超市都可以買到基本需要的烘焙器具跟材料。可是在荷蘭超市可就不是這樣了,首先要弄懂需要的烘焙材料的荷文名稱,就算知道了,一般超市也不見得有賣,就算問了荷蘭人也不知道在他們國家境內有哪裡在賣烘焙材料跟器具。

最近因緣際會買了一個便宜的烤箱,便迷上了烤蛋糕點心。比起需要打蛋白、擠花的戚風蛋糕跟餅乾,法式烤布蕾的確非常適合初學者。原本道地的烤布蕾上面應該要覆蓋一層烤過的薄薄的焦糖,可惜我目前還沒有噴槍,因此沒辦法烤出那一層薄如蟬翼的脆甜焦糖,但即便沒有焦糖的烤布蕾,還是一樣好吃啦!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上次烤蛋糕有了德國粉絲之後,這一次手帕交席夢娜又教了我一樣她的拿手蛋糕:巧克力蛋糕。
這個蛋糕雖然類似海綿蛋糕的質地,卻非常鬆軟。據說這個蛋糕的魅力還比上一個更大!有一次席夢娜烤了這個蛋糕給她的一位教授,
沒想到這位教授從來不吃甜點,不過基於禮貌仍是收下了。隔天他居然跟席夢娜說,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幾乎我所認識的德國女孩子都很喜歡烹飪,也有自己的拿手菜。不知道是因為歐洲物價太貴,自己煮會便宜許多,還是因為德國人實事求是的日耳曼精神所影響就不得而知。窮學生是沒辦法每天上館子的,自己煮東西吃健康又便宜,而且也可以「中菜西吃」。但自己動手烹飪還有一個附加價值,就是與德國人建立社交友誼。例如我老闆有時會在他們自家舉行派對,他提供場地及飲料,而每人帶一樣東西到他們家。於是,有一個人便會出來主持,開出從前菜、沙拉、湯品到甜點的菜單讓大家「認養」,以免彼此撞「菜」。順帶一提,像上次負責組織的人是我們的博士後「羅馬人」,因為沒有規劃好,結果我們有兩個湯,卻沒有任何餐後蛋糕,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此外,「蛋糕社交」在德國也是挺管用的。例如你受惠於其他德國同事,想要表達感謝,或是想要「籠絡」一些冰冷的德國同事,烤一個蛋糕去辦公室,燒一壺香醇的咖啡與德國同事有個短暫卻優雅的下午茶時光,即便是這些冰冷冷的德國同事也會被感動。如果烤的蛋糕還受到大家的喜愛那就更好了,甚至有些德國女生還會來跟你索取食譜呢!再說,這裡流行的都是從原料(麵粉、雞蛋、牛奶等)做起,在一般德國超市都可以買得到,而且又便宜,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烤蛋糕」有這麼多附加價值,正是最適合我不過了。今天拜託我的手帕交席夢娜要了另一位我們組內女孩
Ruth Schmidt 的酸苺德國起士蛋糕的食譜並且由席夢娜親自教導我做。這個蛋糕的程序並不複雜,熟練之後約三十分鐘弄完所有程序並送進烤箱烘烤,算是一個適合新手入門的蛋糕。可能這是一個德國蛋糕食譜,用的食材也是德國製品,這個蛋糕極受德國同事的歡迎及好評,但我的華人同學則覺得還不錯。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