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 這一天德國放假一天,是慶祝他們的統一日。嚴格算起來,這一天應該無法算是國慶日,這一天在德國歷史上並沒有發生什麼重大事件。像是美國獨立日是 7 4 (雖是如此,意義仍與國慶日相近),是因為在 1776 年的 7 4 ,由 Thomas Jefferson 起草,並由 13 個殖民地簽署了著名的「獨立宣言」;而法國國慶日是 7 14 ,在 1789 年的這一天,巴黎人攻破了象徵封建傳統的巴士底監獄,並掀起了浩浩蕩蕩的法國大革命;而我們「中華民國」的國慶日雙十節,則是紀念 1911 年的 10 10 的辛亥武昌起義(當年農曆年是為辛亥年),推翻並結束了 2000 年以來的帝制王朝。德國的統一日 10 3 ,只不過是因為 1990 年的 10 3 ,東西兩德在西德柯爾總理(Helmut Kohl)的領導下(這個柯爾總理也是繼鐵血宰相俾斯麥之後在任最久的一位總理),東西兩德簽署協定完成統一(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當天還在柏林舉行慶祝大會,將原本屬於前東德所管轄的五個邦:布蘭登堡(Brandenburg)、梅克倫堡-前波莫瑞(Mecklenburg-Vorpommern)、薩克森(Sachsen)、薩克森-安哈特(Sachsen-Anhalt)以及圖林根(Thueringen),正式「加入」(根本叫併吞吧!)到西德。其實我一直以為他們會用柏林圍牆倒塌的那一天當作國慶日的,但其實並不是。柏林圍牆應該算是在 1989 年的 11 9 倒塌的。


我對「柏林圍牆」的可笑迷思
三國演義說「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用來形容德國倒也貼切。近代的德國一直處於分裂的狀態,一次比較大規模的統一應該算是在 1870 年,由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完成(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任命俾斯麥為宰相)。但是在 1945 年(二次世界大戰後),納粹德國因為戰敗,在波茨坦會議後又被裂解為四個區域,分別交由俄、英、美、法四個戰勝國託管。但其後又因為理念不合(西德區域推行貨幣重整計畫,發行西德馬克卻沒告知俄國,所以後來俄國三天之後便推出東德馬克),英美法所管轄的區域便合併成西德,俄國託管的區域則是以前的東德。連定都也不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前東德)(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英文縮寫 GDR 或是德文縮寫 DDR)的首都是(東)柏林,也叫民主德國,但一點也不民主;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前西德)(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德文縮寫 BRD,英文縮寫 FRG)首都是波昂,也叫聯邦德國。在這一段期間中,東西兩邊的人民是嚴格禁止交流的,而著名的柏林圍牆(英文:Berlin wall;德文:Berliner Mauer)也是在這一段時期建立起來的。我之前歷史沒讀好的時候(應該說地理也不怎麼樣),都一直以為如果柏林圍牆的意義是在於消弭東西兩德之間的鴻溝,那柏林應該位在東西德中間,但其實你攤開德國地圖就會發現,柏林即便是在現在兩德統一後的德國,也是位於德國的東北方(被布蘭登堡邦包圍起來),那……這不是屬於前東德 DDR 的領土嗎?

嗯!的確,柏林的確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在我們前面所提到的兩大陣營中,也將柏林分為東西柏林,西柏林仍發行西德馬克,東柏林則歸
DDR 管。那難道東德就眼睜睜地看著一個眼中釘西柏林在它的領土中嗎?任誰也都會覺得芒刺在背。在這段時間,DDR 也用盡各種方式封鎖西柏林,甚至就是要定都在東柏林。這下子,西柏林的意義就不只是一塊西柏林而已,它的層次儼然就變成了民主與共產陣營消長的指標。於是聯邦德國陣營開始玩起空運西柏林的遊戲,誓死也要保住這一塊。最可憐的是柏林市的居民,原本他們還可以在柏林市內自由活動,到後來卻因為這麼多勢力介入,隨著冷戰而逐漸變得氣氛詭譎。1952 年,東西柏林邊界開始關閉,但還是有很多人想逃呀!(據估計至少有 250 萬人在這段時間逃到西柏林),所以 DDR 便在 1961 年開始修築「反法西斯防衛牆」,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柏林圍牆」。一開始柏林圍牆只是幾道鐵絲網而已,到後來逐漸發展成十五道防衛,這段期間不是沒有人想逃,跳樓的、挖地道的、游泳的都有,但不成功便成仁,問題是成仁的比成功的多。


我是柏林人!
爾後柏林也變成民主陣營與共產陣營「心戰喊話」的地方。1963 年的 6 23,約翰甘乃迪總統在柏林發表了一場「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的演說。這場演說不但在政治界赫赫有名,就連在德語學習界也是血淋淋的教材。政治界有名,當然是不在話下,像是「自由並非易事,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並從未建造一堵牆,將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不准他們背離我們」,多麼「振聾發瞶」呀!但是更有名的則是它的演講抬頭:「ich bin ein Berliner」(我是柏林人!),原本甘乃迪可能想要落 一兩 句德語,但他還是用了英文的方式思考(I am a Berliner!),但正確的說法是連冠詞都不加(ich bin Berliner)。其實加了冠詞這個句子也不算不合文法,但句子會變成「我就是那一個沾滿果醬的甜甜圈啦」(Berliner 這個字同時也是當地一種有果醬內餡的甜甜圈)。

萊比錫與「十月十八大街」
很多人看到部落格上的「那年十月十八」,可能會猜想我大概是那一天來德國的,其實不是。跟台灣一樣,德國人也常用有紀念意義的人物或事件做為街道命名。萊比錫有一條「十月十八大街」(Strasse des 18. Oktober),就在我家附近不遠,其實也跟兩德統一有淵源。萊比錫人可是很自豪地親身參與了這一場歷史見證。柏林圍牆的倒塌,萊比錫的發聲應該功不可沒。

1989  
年不但是德國,也是全世界關鍵的一年。在幾次大規模的東德移民潮之後,民主德國允許西德人民可以來到東德領土過夜,但這卻更引發了東德人民的不滿。同年,原本跟東德應該算是盟友的斯洛伐克、捷克、匈牙利、波蘭也都相繼脫離了共產陣營,東德也趕緊限制西德人民可以過夜東德領土的法令,但抗議浪潮原比想像中的大,特別是在 DDR 40 週年國慶(107),以萊比錫為首的各大東德城市抗議聲是「遍地開花」。「再見列寧」的影片中也演出了這一段,片中的男主角也在當時參加了示威抗議活動(雖然漫不經心,也被逮捕了),即便男主角的媽媽是個極端社會主義的擁護者。不過當局當時以為,只要換人下台就可以平息這場風暴,於是當時的東德領導人 Erich Honecker 便以健康因素為由辭職下台。雖然繼位者上台之後便宣布要徹底改革,企圖平息這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不過抗議還是持續擴大。1989 年的 11 9 ,新東德政府開放人民可以自由遷徙,卻遭到當時執行命令的人的誤解,誤以為是要將柏林圍牆開放,造成了數以萬計的人民走上街頭。柏林圍牆雖然不是自己倒塌,而是後來被拆除的,但是這麼難以令人置信的事情,卻在一瞬間完成,而東西方冷戰時期也因而結束。

當我老闆跟我講述這段歷史的時候,雖然中間摻雜很多德語詞彙,但我卻聽的心有戚戚焉,這光景
似乎跟台灣的現在很像,只是….不知道結局會是如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