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已經在我的生命中上癮成一種習慣,我回台灣之後的第一次長途旅行,選擇了吳哥窟。

到吳哥窟絕對不只是有宗教上的理由:你可以為了藝術而來,這裡有巧奪天工的壁畫;
你可以為了建築而來,看高棉師傅如何使用磚紅壤、砂岩及磚塊三種材料來建造出建築史上的奇蹟。

參觀吳哥古剎的順序,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喜好及旅遊天數。想要好好參觀這些古蹟並不像之前的探險家一樣麻煩,近年來大量湧入的參觀人潮,使得吳哥窟之旅成為一個十分方便「套裝行程」。找好旅館、請了導遊、顧了司機買了入場卷就成行了。於是,我們買了七日卷,僱了一位講英文的司機,跟他討論好這七日的行程及價錢,便開始我們的吳哥之旅。


第一天早上選擇的是「羅洛斯遺址群」(Roluos)(羅蕾寺→巴孔寺→神牛寺)。這是吳哥建築中歷史最早的。
【TIPP】有人建議,不管是幾日的行程,第一個不要排小吳哥(可以在清晨裡先去等日出),事後來看這也是很有道理的,因為小吳哥(Angkor Wat)的確是整趟行程中最為精華的部分,我們考慮了歷史年代、區域遠近及最佳參觀時間來安排。

西元 790 年,闍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750-835)於今日的羅洛斯遺址建都。



【羅蕾寺】(Lolei)


圖:羅蕾寺(Lolei)。守護男神、假門與守護女神


羅蕾寺在吳哥的東南方,很難想像過去這是一座島廟。不過羅蕾寺所座落的島,如今已建在一個大型平台之上。

羅蕾寺有四座塔樓,其上部建築有四層,但只有東南塔保存較佳,東北塔已經頹圮的差不多了。羅蕾寺的門楣、門柱、假門及守護神都是砂岩。其假門製作方式很特別:直接在一塊大石頭上刻好之後整個用石灰砂漿「黏」在磚塊上。在東塔的出入門的壁上,刻的是守護神達拉帕拉男神;而西塔相同位置刻的則是守護女神。至於門楣,則已經風化的差不多了,不過東北塔的東門楣倒是可以看出,刻的是因陀羅神騎在象神愛羅婆多上。



圖:羅蕾寺東北塔的門楣:因陀羅騎在愛羅婆多上



【巴孔寺】(Bakong)


巴孔寺是羅洛斯遺址參觀的重點,建議需花上比其他兩寺多一倍的時間在這。




圖:巴孔寺及其長廊


巴孔寺是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國廟,也是高棉第一座重要的寺廟山。一開始先使用磚紅壤蓋出雛形,再直接以砂岩做最後修峻工程。說是「寺廟山」是因為建築本身使用五層金字塔及其他元素象徵須彌山,中央塔則祭祀 Linga。


圖:巴孔寺是羅洛斯遺址中的唯一一座寺廟山。

下車後便直接進入巴孔寺的外圍,一條寬廣的泥土參道以及兩旁的七頭蛇怪夾道。穿過橋以及太過現代的僧院後,可以看到金字塔的正前方,兩旁各有一座後來增建的砂岩長廳。金字塔的四方各有一個入口,入口處前有一尊南迪(濕婆的神牛)雕像。



圖:寺廟參道入口及蛇怪橋



為了營造出山的雄壯氣魄,建造者還使用了一些視覺技巧在建築上。階梯從底層到最頂端逐段縮減,創造出金字塔的氣勢及高度。


圖:從寺廟「山」向下望

金字塔第四層有十二座小神龕環繞平台,以往全部有淺浮雕裝飾,如今則只剩下南邊的淺浮雕還可以看到過去的光榮。刻畫的是阿修羅大軍已去,注意看的話,還可以看到旗子上方有一個小人像被砍斷!


圖:金字塔第四層南邊的淺浮雕:阿修羅大軍已敗



【神牛寺】(Preah Ko)


圖:神牛寺與三隻南迪

這個上午的最後一間寺廟是神牛寺,是一座很典雅,以六座磚塔裝飾而成的小廟。只可惜我們抵達的時候,神牛寺正面臨整修工程。不但環繞六座磚塔的其他外圍建物都很難辨識,六座磚塔也是岌岌可危。不過既是神牛寺,牛還是可以看到,就在出入口的地方,有三隻公牛成跪姿狀(就是濕婆神的坐騎南迪)的石雕面朝塔樓方向的階梯。


神牛寺是羅洛斯遺址中最早建成的。據說是因陀羅跋摩一世為了紀念各先王而蓋。前面三座塔樓的門柱旁邊都有碑銘,但後面三排則只有中間那座才有。前面三座是為闍耶跋摩二世(中間)(為開國君王)、因陀羅跋摩一世的外祖父(北塔)以及父王(南塔)而建。後面三座據說是各國王的皇后。



就現今已修復或保存的情況而言,我反而覺得神牛寺的建築藝術較豐富,水準也較高。雖然平面設計很簡單,就只是在一個大平面上建造多個磚塔,但有方形及八角形長柱出現。但神牛寺的門楣卻經常被認為是高棉門楣的顛峰之作,我想大約只有女皇宮的可以比擬。神牛寺的門楣雕工精細,華麗大方卻又極負神話色彩。伴有大量的花圈、花環及外翻魚龍,這時候可以看到騎士就這麼從花海中躍出。




圖:神牛寺與其雕工精細的門楣及達拉帕拉守護男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