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底下部分文字有劇情,不喜者勿讀
 
今天去看了【黑暗騎士】的早場電影。
 
我不是蝙蝠俠迷,但對這一系列由漫畫改編成影集及電影的故事大綱還略知一二,只不過我對蝙蝠俠的認識還停留在老掉牙的舊影集當中,耳邊響起的是「BATMAN….」很卡通的主題曲,不過改編的電影卻很像動作片般地刺激緊張又令人驚奇。
 
故事的主角當然是蝙蝠俠,其真實身份是 Bruce Wayne,白天是一位富有、花錢如流水的企業家,外加給人一點放蕩不羈的情場浪子的感覺,遇到高登市有不法情事時,他便會穿上蝙蝠裝來打擊犯罪。蝙蝠俠的宿敵有很多,頭號敵人當屬「小丑」(Joker)
 
以蝙蝠俠為題材所拍攝的電影有很多,我的印象還停留在 1989 年的老片,由提姆‧波頓所導演。當時飾演蝙蝠俠的男演員是麥可‧基頓 (Michael Keaton) ,飾演其死對頭的小丑則是傑克尼克遜 (Jack Nicholson),當時他還以此片獲得金球獎的提名,小丑邪惡猙獰的面目還令人不寒而慄。爾後比較有名的應該是由克李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片子,2005 年是 <蝙蝠俠:開戰時刻>,主角蝙蝠俠改由克里斯汀貝爾主演,而今年則是這位導演關於蝙蝠俠的第二部片子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主角沒換,而全劇靈魂的小丑則由今年初過世的男星希斯萊傑 (Heath Ledger) 挑大樑。
 
< 蝙蝠俠:黑暗騎士> 中文版預告片先睹為快



我們對希斯萊傑最有印象的片子應該是李安導演「斷背山」,這一片也讓他入圍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只可惜最後仍然沒有得獎。這一部
<黑暗騎士> 應該是他的遺世代表作了。雖然挑戰影帝傑克尼克遜所飾演的「小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要怎樣演活「小丑」瘋狂、毫無章法及社會秩序的反社會思想,的確不容易。這部片子讓我大大地改變了對希斯萊傑的看法,原先只認為他是一個奶油小生型的真情派澳洲男星而已,談不上什麼演技及實力,不過我和很多觀眾一樣,看完電影仍然對小丑那種人性的邪惡印象深刻,根本忘記這部片的主角應該是蝙蝠俠吧!
 
原先我以為蝙蝠俠只是一部動作英雄片,講求大場面的武打及先進的科技,原先我只對他的新蝙蝠車有期待。不過這部片卻意外地讓我感覺到它討論了許多「人心」的議題,人心的善良、邪惡、正義、醜陋……,甚至是複雜,複雜到你沒有辦法有二分法去刻畫電影裡頭的任何一個角色,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電影裡對人性有著自己的堅持的看法,就是蝙蝠俠及小丑,一個激發人性的光明面,一個則激發了人性的邪惡面。而電影裡頭的雙面人,如一般社會大眾的我們,希望獲得公平與公理,但仍然有那麼一天,當公平公理無法如願實現時,雙面人便在光明與邪惡之間拉扯,他可能選擇像一個英雄般地死去,或者存活下來眼睜睜地看自己走向報復邪惡的深淵。這也是預告片裡頭,原本代表高登市正義公理的檢察官哈維,在失去心愛的人之後,小丑引誘他對這個世界報復所下的一個標題Either you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a villain……
 
蝙蝠俠看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他也努力激發這個世界的人們對「人性」的善念抱持希望及相信正義。電影中有一幕是一個道德兩難的社會心理學實驗:小丑讓兩艘艦艇上的人互持對方船上藏置炸彈的引信,只要拔了引爆器就可以犧牲對方而換取自己的性命。一艘船上是一般平民,另一艘船上則是監獄的囚犯罪人,船上原本是善良的平民百姓,在進行一個無記名投票的道德抉擇時,你會發現他們並非一面倒地選擇高尚道德(對方本來就是等死的囚犯,用他們來換取我們的性命安全並沒有濫殺無辜),但他們也不是一面倒地自私自利(誰有權決定另外一個人的生與死呢?即便對方是一個曾經犯過罪的人,況且船上還有押送他們的警察)。兩艘船的最後抉擇結果已經超過社會心理學教科書的理論,善良百姓雖然在法律上是「好人」,但最後卻因為無法承擔罪名,想要私心拔引爆器卻又而無法承擔罪名而遲遲不敢付諸行動;罪犯船上的一名黑人囚犯,雖然在法律上是所謂的「壞人」,卻因為人性中倖存的一絲善念,而毅然決然地將引爆器拋入海裡。法律雖然可以區分公平正義,卻無法看透人心……
 
但畢竟社會中像蝙蝠俠及小丑的極端人物太少,像哈維那種雙面人才是大眾。這個世界仍然需要一個正面的公平公理的象徵,這也是為什麼蝙蝠俠最後選擇揹上黑鍋,而讓明明已走上毀途、連殺了五人的哈維,仍然在世人心中留下正義的化身的形象,市政府為他舉行了莊嚴隆重的葬禮,將他塑造成世人追求公平公義的希望。
 
還有瑞秋、哈維與蝙蝠俠之間的三角關係,也是有深層的意義存在 ……..。不過就不多說了,自己進戲院去欣賞才能看出更多的想法及驚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