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_citystatue2.jpg HS_hafen.jpg


其實這一趟復活節之旅的起點是芬蘭的首都赫爾辛基,不過我卻拖到最後一篇才來介紹赫爾辛基,原因是這些北歐國家的第一大城,雖然貴為首都,人潮也不算少,但是走在街道卻是寂靜無聲地可怕,只有來到這裡才會覺得原來南歐人(特別是在青年旅館裡最不喜歡遇到義大利或西班牙人整晚霸佔廚房或客廳)的吵雜有時也是挺可愛的。


因為三月份才去過斯德哥爾摩,因此臨行前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在閱讀赫爾辛基的旅遊訊息。赫爾辛基雖不算小,不過我列出幾個該去的地方並不算多,加上越是夏天出遊,這裡的日照時間越長,因此我從早上八點離開旅館,到了下午兩點就全數參觀完畢(而且還全程步行)。


赫爾辛基的教堂

首先介紹的是赫爾辛基三座極具特色的教堂。其中都位於市中心,而且相距不遠。另一個教堂 <Temppeliaukion Kirkko> 雖然離市中心遠了一點,但卻在往西貝流士雕塑公園的路上,加上是這三座教堂中最特別的一座,因此特別推薦。


HS_nikolas1.jpg

第一座教堂是 <Helsinki Cathedral>,在芬蘭文中又稱 <Helsingin tuomiokirkko> <Suurkirkko>,位於市中心,想不看到它都難。這座教堂以綠色及白色為主調,上面是一個綠色的大圓頂,並有四個綠色小圓頂環繞,又有濃濃的俄羅斯色彩。其實這座教堂原本就是為了尊崇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所建造,直到芬蘭獨立之後才改名為聖尼古拉教堂。


 HS_Uspensky2.jpg

 

第二座值得一看的教堂其實離聖尼古拉教堂不遠。從聖尼古拉教堂往碼頭的方向走去,便可以看到這座 <Uspensky Cathedral>,矗立在地勢略高的丘陵上(只可惜我參觀的時候剛好遇到教堂整個圍封,因此無法爬坡上去參觀個仔細)。這是一座東正教教堂,由俄羅斯建築師所建造,號稱是「西歐」(雖然芬蘭是北歐,不過這可能是以俄羅斯人的觀點來看吧!)最大的東正教教堂。我一開始以為教堂圍封起來的原因,是例行性的繕修工程。不過查了資料才發現,據說兩年前(2007 8 16 日)這裡的尼古拉像就在光天化日(正午時分),有數百遊客在教堂內參觀時竟然就這樣被盜走了。不曉得是不是這樣的原因所以教堂禁止參觀了呢?

 


 HS_TemppeliaukionKirkko2.jpg     


第三座教堂 <Temppeliaukion Kirkko> 則打破了所有歐洲教堂既有的形式及建築。這座教堂離市中心稍遠了些,不過你如果也想去西貝流士公園晃晃的話,這裡就位於通往公園路上的一條小巷內。其實當初選擇這塊地要興建一座教堂,是早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事情,連由那個建築師標到這個工程都已經找好了,卻因戰爭的關係造化弄人。等到戰後要興建教堂時,則又重新舉行了一次競標。這次得標的建築師是一對兄弟。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戰後比較沒錢想省錢,他們決定將整個教堂的空間縮減到原構想的四分之一大。不過該有的東西也都沒少,而且還是一個很有創意的教堂,他們最後決定採用岩石做為教堂的屋頂及主架。


HS_TemppeliaukionKirkko9.jpg

HS_TemppeliaukionKirkko5.jpg

HS_TemppeliaukionKirkko4.jpg


據說這裡的岩石是未經處理加工的原岩,使得教堂的音響效果超好,這裡也就變成舉行教堂音樂會的最佳場所。整個教堂由岩壁環繞,在牆壁與穹頂之間鑲嵌玻璃,讓自然光線得以流瀉,這座教堂提供了極佳的視覺及聽覺上的享受。


HS_TemppeliaukionKirkko1.jpg

HS_TemppeliaukionKirkko3.jpg


西貝流士、芬蘭頌與西貝流士公園

HS_Sibelius Monument7.jpg

芬蘭出過兩個名人,一位是長跑名將,另一位則是音樂家西貝流士,他的音樂不但鼓舞芬蘭的民族主義,同時他也是浪漫主義音樂晚期的重要人物。西貝流士最有名的作品當屬 <芬蘭頌>,是為了號召勇敢的芬蘭人挺身而出,對抗俄軍及沙皇統治。在音樂中他使用了憂傷的民歌作為基調,搭配不甚和諧的和聲作為反差。一開始先用氣勢磅礡的音樂登場,強調時局的艱難,以激發芬蘭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鼓舞他們勇於起身對抗沙皇。當然這在當時仍屬俄國勢力範圍的芬蘭,是不准演奏這條歌曲的,一直到芬蘭獨立之後,西貝流士的音樂被當成是拯救芬蘭民族靈魂的人物,芬蘭頌才得以廣為流傳世界各地。不過說也奇怪,芬蘭最終並未使用芬蘭頌作為國歌,而是使用由 Fredrik Pacius 作曲、詩人 Johan Ludvig Runeberg 的詩歌為詞的 <Maamme>(我們的國家)作為芬蘭國歌。不過這位音樂家Fredrik Pacius雖是位德國人,但大部分時間都居住在芬蘭,還被稱為「芬蘭音樂之父」。他除了替芬蘭國歌譜曲外,1956 年前以及 1990 年二次獨立後的愛沙尼亞的國歌<Mu isamaa, mu õnn ja rõõm>(我的土地,我的歡愉)也是由他作曲的喔!


HS_Sibelius Monument1.jpg  HS_Sibelius Monument6.jpgHS_Sibelius Monument2.jpg


在西貝流士去世後,芬蘭人在赫爾辛基西北邊幫他建立了一座西貝流士紀念碑。這位雕塑家是位女性(Eila Hiltunen),特別的是,她所設計的紀念碑擺脫了以往紀念碑總免不了要放個頭像或肖像之類的東西,而是使用了六百多根不鏽鋼管所組成,仿照管風琴的形狀所雕塑而成。不過現在放在公園裡的紀念碑,除了管風琴的不鏽鋼雕塑之外,還有一個比較俗氣的西貝流士頭像,據說這是怕只有管風琴雕塑的紀念碑太過抽象,為了「加深」大家對西貝流士的懷念,所以後來不免俗地在旁邊又放置了一個西貝流士的頭肖像。


乘船遊芬蘭堡 <Suomenlinna>

HS_Suomenlinna1.jpg 


芬蘭堡 <Suomenlinna> 不是一座城堡,而是建築在赫爾辛基附近的六座小島的防禦工事,原本的名稱是 <Sveaborg>。它不但是赫爾辛基的著名一日遊觀光景點,同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認定的世界遺產。


HS_Suomenlinna2.jpg


遊芬蘭堡的船在赫爾辛基的東邊碼頭(西邊有另一個較具規模的碼頭,是給通往 Tallinn、斯德哥爾摩等其他跨國都市的大型船隻所使用),大概1520分鐘便可抵達。


HS_Suomenlinna3.jpg  HS_Suomenlinna5.jpg


芬蘭堡的防禦工事,一開始是為了抵禦俄國人的軍事擴張,由瑞典工程師 Augustin Ehrensvärd 所負責。而在島上也可以找到這位工程師的紀念墓碑。


如果從芬蘭堡的上空俯瞰,會發現這些防禦工事採用的是星形的建築工法 (star fort) 或是 (trace italienne)。這個工法並非芬蘭堡所獨有,例如在荷蘭北部的 Bourtange,也是著名的星形堡壘小鎮。這種防禦工事起源於義大利,當初義大利人為了抵抗高盧人(法國人),發現舊式的環形防禦工事無法抵抗新型砲彈的攻擊才發明此法。


HS_Suomenlinna4.jpg

 

 

走!去逛魚市場順便填肚子!

 HS_fishmarket_foodstand1.jpg

HS_fishmarket_deercan.jpg

HS_fishmarket_foodstand8.jpg


在開往芬蘭堡船隻的碼頭旁邊,還有一個值得一逛的地方,便是赫爾辛基的漁市場(地址:Pohjoisesplanadi 17, 00130, Helsinki),如果覺得上館子太貴的話,你可以在這裡買一些用新鮮魚貨做成的漁夫料理,像是鮪魚沙拉、魚卵沙拉、糜鹿肉做成的Kebab(中東三明治)、烤鮪魚捲、魚湯等,這樣中午這一餐便可輕鬆打發。這裡因為魚貨新鮮,加上在市場裡頭,所以賣的比外面餐廳,既便宜又新鮮,可說是背包族逛昂貴北歐的最佳選擇。不然超市底下,也是有販賣新鮮魚貨料理做成的蛋餅、炸物,也是值得探索的好地方喔!


HS_fishmarket_foodstand3.jpg HS_fishmarket_foodstand6.jpg HS_fishmarket_foodstand7.jpg  

HS_fishmarket_foodstand9.jpg


旅遊資訊

西貝流士紀念雕塑及公園(The Sibelius Monument

網址:http://www.eilahiltunen.net/monument.html


芬蘭堡(Suomenlinna

網址:http://www.suomenlinna.fi/index.php?lang=eng


住宿青年旅館(Hostel Erottajanpuisto

住址Uudenmaankatu 9, 00120, Helsinki

描述dorm bed是一晚25歐左右。有公用的廚房,跟一台蠻先進的 Mac 電腦可閱讀中文 E mai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