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806.JPG

11 14 日第一場,一個月後,也是我帶班結訓的當晚,圖坦卡門特展暖身講座第二場「新都阿瑪納-十八王朝的隕落」隆重登場。這一次不僅座無虛席,而且還滿到有人要坐在地上兩小時也不以為苦,直逼演唱會等級了呀!

消失的法老

延續上一場「十八王朝的興起」,這一場主要談的是「十八王朝的隕落」,而這個隕落跟一場宗教改革有關。在第一場時曾經提到十八王朝初期從阿摩斯(Ahmose)到圖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的六位法老。在圖特摩斯三世去世後,將王位傳給了兒子阿蒙荷泰普二世(Amenhotep II),這段期間埃及沒有發生重大戰爭,國力在下一任法老阿蒙荷泰普三世(Amenhotep III)達到頂峰,這段期間造就許多古埃及史上最宏偉的建築。 而根據許多史料推斷及考古發現,阿蒙荷泰普三世之後,十八王朝接下來應該還有四位法老,依序為:

阿蒙荷泰普四世(Amenhotep IV

圖坦卡門(Tutankamun

艾伊(Aye

霍倫哈布(Horemhab

可是,在挖出來的一些考古證據中,前三位似乎又是被人刻意地除名隱晦,就像十八王朝初期哈謝普蘇的爭議一般,究竟這三位法老發生什麼事情呢?起因是阿蒙荷泰普四世在位時,所進行的一場驚天動地宗教改革所引發的政治權力鬥爭。

從阿蒙神到阿吞神

權傾一世的阿蒙大神殿祭司團

第一場也有提到的卡納克神殿,是埃及於十八王朝定都底比斯(現今的路克索)最古老的廟宇並且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築群落(雖然至托勒密王朝時都還持續興建並且沒有完工),古埃及人視之為宗教信仰中心,稱它為歐佩特(Opet),祭祀「底比斯三神」,分別是:

阿蒙神(Amen):底比斯主神。戰爭與風暴之神。

穆特(Mut):天空女神。阿蒙神的妻子。豐饒之神。

孔蘇(Khonsu):月神。阿蒙神的兒子。擁抱之神。

備註:「Khonsu」之K並不發音,唸起來音近似「洪蘇」。

由此可知,阿蒙神在此時期,是「國神」,而這也可以從卡納克神殿中的「阿蒙大神殿」窺知。由於從十七王朝時期,法老極端崇信阿蒙神,也會進貢許多財富到神殿,這使得阿蒙大神殿的祭司團(通常沒當上法老的王宮貴族會被送入神殿進入祭司團)的財富在十八王朝達到巔峰,其擁有的土地、財富簡直是富可敵國。例如二十王朝的莎草紙卷便如此記載阿蒙大神殿:「2,849平方公里土地、169個村莊、50個船屋、88艘船、107,615個農奴與奴隸、383,680公升糧食、28,080甕的酒、18,168顆寶石、16,339件金銀器」。這樣不可一世的祭司團自然不甘於宗教上的獨尊而已,從十八王朝中期開始,法老已經無力控制祭司團,到了阿蒙荷泰普三世,法老甚至無法任命官吏,凡事都要諮詢祭司團,執政官也由大祭司擔任。法老怎麼可能忍受這樣的權力瓜分?法老曾經想過,那就把自己的兒子送進神殿擔任大祭司好啦?這樣祭司團就變成自家人掌控了!不過,這位大祭司雖然曾成功被法老任命為首相,但卻在其後「神秘地」「被消失」。

那!我改信阿吞神好啦!

IMG_4837.JPG

這個情況到了阿蒙荷泰普四世時出現變化。阿蒙荷泰普四世據說罹患「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雖不得父親的喜愛,卻也順利當上法老。一開始時,他也跟著他的歷代祖先一樣,在卡納克建築建造自己的神殿,奉獻給阿蒙神。不過,在此期間,卻也逐漸轉變,改為信奉「阿吞神」(Aten/Aton)。

IMG_4832.JPG

「阿吞神」原本只是一個形容太陽萬丈光芒,形容陽光燦爛「光線」的形容詞。在新王國時期,開始有了「神格」,成為「太陽諸神」之一。至此,跟「太陽」有關的神就有以下幾種:

拉神(Ra):太陽神之正神。古太陽神。

阿吞神(Aten/Aton):旭日東昇的太陽。

赫拉斯神(Horus):日正當中的太陽。

阿圖姆神(Atum):日落的太陽。

凱普里神(Khepri):太陽運行的軌跡。

阿蒙荷泰普四世不是偷偷改信奉阿吞神,也不是自己一人變更信仰,而是希望全國都能改信阿吞神。為此他還做了「阿吞頌」,下令傳頌各地。

黎明破曉,美麗的地平線。

噢!朝氣蓬勃的阿吞神,是生命的初始。

當你從東方的地平線升起,

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美麗。

您是美麗的、偉大的,閃閃發光,高懸天際。

您的光芒籠罩大地,恩澤您創造的一切……

IMG_4834.JPG

 

從阿蒙神改信阿吞神,阿蒙荷泰普四世這個大轉變據說和他的妻子娜芙蒂蒂(Nefertiti)有關。娜芙蒂蒂是阿蒙荷泰普四世一開始的妻子,他們一共生了六個女兒,頭先的兩個女兒夭折,第三個女兒命名為「安卡蘇帕阿吞」(Ankhesepaaten。不過,為了保持法老的王室血統及「正名」,阿蒙荷泰普四世後來又娶了自己的堂妹琪雅(Kiya),並且生了一個兒子「圖坦卡吞」(Tutankhaten。之後,圖坦卡吞便和同父異母的妹妹安卡蘇帕阿吞(其實安卡蘇為姊姊,但因為不能比法老大,因此都說成妹妹)結婚。

新都阿瑪納

約莫在公元前1348年,或許是迫於宗教改革引發的政治壓力,阿蒙荷泰普四世突然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要把首都從底比斯遷移至「阿瑪納」(Amarna。這個決定不僅引發底比斯的動盪,也直接導致十八王朝走向滅亡,這或許是他所料未及的。

IMG_4842.JPG

阿瑪納位於中埃及,在底比斯以北150公里的沙漠中。此地向來是埃及的不毛之地,人跡罕至。這也好,這樣就可以破舊立新,全新打造都市規劃。為了營建這個新國都,從底比斯遷徙5萬人定居此地,並從全國各地徵召十多萬名工匠到此建造一個全新的城市。

何以阿蒙荷泰普四世要選擇這個不毛之地作為國都?還把此處稱為神選之地?這或許跟他後來的阿吞神信仰及阿瑪納的地理環境有密切關聯。因為阿瑪納此地是一個半圓形的山谷,正東方有一個「V」字形的缺口。日出時,陽光從缺口處射出光芒,剛好與阿吞神的形象相吻合。既然阿吞神的形象是光芒萬丈,阿蒙荷泰普四世也決定在此處,將太陽與每個時辰所照射到的點設立「界碑」,還把阿吞神奉為「國神」,並且是唯一的神。這或許可以從阿蒙荷泰普四世下令去掉「neter」(意思是神的複數)這個字可窺見。既然阿吞神為唯一真神,那這個字豈不多餘?更使得阿蒙荷泰普四世走向深淵的,是他派人至全國各地拆毀其他的神殿,並且強迫祭司改信阿吞神。

現今的阿瑪納其實動亂頻仍,除了曾經在歷史上驚鴻一撇外,也無觀光價值。這雖是一個經過都市計畫的建築區,但因為使用不到三十年隨即廢棄,再加上其後有人刻意破壞,目前僅能從空拍照中看到地基而已,它曾經的輝煌過去僅能憑空想像。

阿蒙神的復興

IMG_4849.JPG

可能自身有遺傳疾病纏身,公元前1336年,阿蒙荷泰普四世便英年早逝,享年僅三十多歲。雖然阿蒙荷泰普四世一開始是被葬在阿瑪納的北墓區,但其實至今北墓區一直未完成,而且之後他便被移葬在底比斯的帝王谷KV55,並且改名為埃赫納吞,之後又被遷移到WV25,並改回阿蒙荷泰普四世。這個改名據推測與宗教信仰的回歸有關。這是因為雖然到了此時期,法老不再改金字塔,而將自己的墓室深藏在尼羅河西岸的帝王谷中。但其實帝王谷還可分成兩個小山谷,一為東谷(KV),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多數法老的正式墓葬之處;一為西谷(WV),專門用來作為法老的臨時墓葬,或者埋葬那些有爭議性的法老。而從阿蒙荷泰普四世的這段經歷看來,確實可以理解何以他的墓室雖被遷回帝王谷,但在東谷時期會改名,並且隨後雖然改回正名卻又被移至西谷,而且無論是KV55WV25,兩個墓室都被蓄意破壞,而非被盜墓者所為。

而法老死亡的消息傳回底比斯,立刻引發紛亂。特別是忍氣吞聲一段時間的阿蒙大神殿祭司團,開始在私底下運作,希望再度光榮阿蒙神,也將首都遷回底比斯。由於阿蒙荷泰普四世過世時,他的妻子娜芙蒂蒂已經消失,這時皇室的繼承人便是法老與第二任妻子琪雅所生的兒子圖坦卡吞,因此順理成章繼位為下一任的法老。

但由於阿蒙荷泰普四世遷都阿瑪納期間,底比斯的阿蒙大神殿祭司團也非等閒之輩。雖然表面上應法老政令要求,改信奉阿吞神,但大祭司艾伊(Aye私底下卻是陽奉陰違,仍然偷偷摸摸敬奉傳統的阿蒙神。而當阿蒙荷泰普四世過世後,祭司艾伊便和另一位駐守在底比斯的將領霍倫哈布聯手發起政變,並且要求新任法老遷都回底比斯,當然,也要改回信奉阿蒙神。

當時的法老圖坦卡吞年僅十一歲,面對此形勢比人強,自然只能就範。他不僅將首都遷回底比斯,還被迫下詔,公告宣佈唯一真神只有阿蒙神,並且要棄絕阿吞神。因此,他在卡納克神殿的石碑上寫下「眾神都被阿吞棄絕,大地因此荒蕪,神明也不再庇佑……」,並且修復祖父阿蒙荷泰普三世的阿蒙小神殿,在在都要彰顯出獨尊阿蒙神的決心。他也在路克索神殿修建自己的神殿,堅定宣告阿蒙才是埃及主神;同時,也要將原來的名字「圖坦卡」(Tut-ankh-aten)(原意是:阿吞神以魔法賦予我生命),更名為我們更為熟知的「圖坦卡」(Tut-ankh-amen)(原意是:阿蒙神以魔法賦予我生命)。

IMG_4852.JPG

IMG_4857.JPG

IMG_4860.JPG

IMG_4861.JPG

阿拜杜斯王名表

咦?這位法老是誰?

當年KV62出土,卻也延伸了許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咦?這位法老,您哪位呀?!

IMG_4820.JPG

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古埃及學中,用來判斷王朝順序及歷代法老的名字,均是來自阿拜杜斯神殿的王名表(阿拜杜斯王名表)。這份王名表來自位於上埃及拜勒耶勒附近的阿拜杜斯神殿(Abydos)。這裡本來沒有人居住,是法國考古探險學者馬里埃特所發掘。阿拜杜斯此遺址在西元前4千年時期已經存在,屬於新石器時代或青銅時代的阿姆哈拉古文化。從西元前3100年前,這裡就一直是宗教中心。除了這裡有大規模從古埃及早期王朝至第一王朝的墓葬之外(第三王朝之後移葬至Saqqara),這裡一直被認為是冥界之王奧賽里斯(Osiris的誕生之地,因此與太陽神(Ra)之地赫利歐波里斯Heliopolis,就是現在的開羅)相對,一陰一陽,由於此地被看成是極其重要的墓地,人們都想死後埋葬在這個地方,最後使這個小城成為朝拜中心。

IMG_4811.JPG

 

IMG_4813.JPG

這裡建有儀式用墓地,用來埋葬「王名獻祭盤」。王名獻祭盤是法老登基後,用作對諸神的宣告與祭祀,類似總統就職典禮文告,早在第一王朝就已經出現這個東西。這個盤是盛裝祭品獻祭諸神,是法老專用盤。祭祀則分兩個地方,一個是赫利歐波利斯(現在的開羅),這裡祭拜太陽神Ra;而阿拜杜斯這個地方則祭拜冥王奧賽里斯。最有名也是現今保存最完整的王名獻祭盤是「納米爾盤」,敘述法老納米爾統一上下埃及的過程。而直到十九王朝時,當時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要為他的父親塞提一世在阿拜杜斯這裡建造紀念廟,便在廟裡的其中一面牆壁上刻上王名表,按時間順序排列了從「美尼斯」到「拉美西斯一世」之間絕大多數的歷代王朝法老的王名,共計有76位法老之多。也因為這份珍貴的史料,我們才得以還原歷代王朝的歷史及統治者。

IMG_4818.JPG

IMG_4822.JPG

問題是,十九王朝這份珍貴的王名表,在刻寫十八王朝的歷代法老時,從第66位法老NebpehtyreAmose I)起,至第74位法老Djeserkheperure SetepenerHoremheb),就是遍尋不著阿蒙荷泰普四世(Amenhotep IV)、圖坦卡門(Tutankamun)及艾伊(Aye)三位法老,要一直等到1922年,探險家卡特意外發現了帝王谷KV62後,歷史學家才開始有了驚天動地的大翻盤,才拼回了這段消失的法老、消失的歷史,這個除名只因為,他們背棄了阿蒙神。類似的「被消失」的除名證據還有卡納克神殿,意外發現居然有第九塔門,而這個塔門是屬於阿蒙荷泰普四世所興建的建築,但他的破壞卻是早在古埃及時期就遭人惡意損毀破壞,法老的雕像被捏成碎片,整個塔門如臨廢墟,歷史學家相信,這也是當時的阿蒙神殿祭司團的傑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