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韓式中華料理」乍聽之下是不太對我味的,韓式就韓式,中華料理就中華料理,但撇開考究菜餚正統性,到底是山東菜還是韓國菜,只論好吃與否的話,「韓華園」是一家值得多訪的好餐廳。其實,食物是最容易跨文化交流而激盪出火花的,以更開放的心胸來嘗試也是挺好的。這裡有很多菜都可以一人獨享,也有私房料理可以六人共食。是一家六人來能上得了廳堂,一人來,擺的上檯面的家常小館。

泡菜、醃黃蘿蔔及生洋蔥沾甜麵醬

送上小菜一碟,是泡菜、醃黃蘿蔔及生洋蔥沾甜麵醬。後者我是第一次聽聞這種吃法(之前沒去過韓國),但意外地洋蔥不辛辣嗆鼻,沾上溫和的甜麵醬口味特別又清爽,洋蔥本身就是優質蔬菜嘛!多吃無負擔!

山東燒雞.jpg

山東燒雞

這道菜本來很少吃,但從去年下半年因緣際會吃了幾家餐廳,剛好都以燒雞著名,趁著味道的記憶都還清晰時免不了比較一番,覺得這家的醬汁調的恰到好處,並不比永寶餐廳的燒雞遜色。

原本屬於魯菜的山東燒雞,一點也不「燒」,而是「涼」菜來著。在雞肉的處理上算是簡單,大抵就是將春雞透過醬油上色後下去煎炸,之後再蒸熟放涼後撕片,鋪底則搭配爽口的小黃瓜。燒雞的靈魂是清爽又鮮明的醬汁,濃郁卻不潑辣的蒜味,加上醬油及溫和的酸醋。不過,醬汁雖然溫和,既不喧賓也不奪主,卻也無法忘記它的存在感。感覺這道就是完美的開胃前菜,來杯冰啤酒或燒酒配雞肉剛剛好。

而且我個人要給他加 1000 分!因為他貼心地把香菜弄成一小碟附在旁邊,而不是天女散花灑在其上,省去討厭香菜的我許多麻煩啊!感激涕零!

涼拌海蜇.jpg

海蜇皮絲

另一道是涼拌海蜇皮絲,這個海蜇皮跟我們一般餐廳吃到的海蜇皮有些不同,口感上比較堅韌也比較粗曠不拘小節,頗為爽口。

兩張皮.jpg

兩張皮

看似簡單實則繁瑣的一道功夫菜,因此目前在該分店列為隱藏版菜單。「兩張皮」是著名涼菜。第一次吃到是在「宋廚」。兩張「皮」指的是兩張「涼粉皮」,搭上類似中華涼麵裡面的色彩豐富的配料(火腿絲、小黃瓜絲、香菇絲及蛋皮絲),最後再拌上芝麻醬。

傳到韓國之後的「兩張皮」,口感就更為豐富精彩了。兩張皮是兩張「綠豆粉皮」,搭配什錦蔬菜及海鮮(豆芽、韭菜、魷魚等)拌炒;擺盤旁邊則是鋪上配色豐富的彩絲,像是黃澄澄的蛋絲、橘紅的胡蘿蔔絲、翠綠的小黃瓜絲,最後則是將這些什錦蔬菜及涼皮絲一起加上特製的黃芥末醬一起攪拌均勻,十分入味且印象深刻的一道菜。

為什麼我認為這其實是不簡單的一道功夫菜呢?首先,涼皮本身幾乎沒有味道,因此拌炒的蔬菜肉絲就必須炒出那個香氣,跟涼皮融合;再者,鋪在盤子周圍的彩絲,色彩必須要五彩鮮明,基本盤就必須要有紅、黃、綠,這樣的涼菜才會顯得開胃,再來多樣食材便提昇風險,因為就要考慮味道的融合性,最後最後則是「畫龍點睛」的主廚祕製黃芥末醬!一口以論之,如何「入口溫柔堅定」,卻又在「尾韻咄咄逼人通透鼻喉」,主廚特製的黃芥末醬(小心!別下重手!)是整道菜的靈魂。

韓式炸醬飯.jpg

韓式炸醬麵飯

雖然不知道緣由,但看到韓劇中演著畢業典禮及搬家時,都會吃上一碗烏金烏金的韓式炸醬麵,當時看到照片時便決定必點。

這裡有炸醬麵及炸醬炒飯。其實各有特色。如果點的是「炸醬炒飯」,其實原味的炒飯就已經炒得極好,沒有感受原味炒飯的粒粒分明及鑊氣甚為可惜,可以先吃幾口原味炒飯後,再把炸醬與飯攪拌均勻,這樣就可以一道菜色,雙重滿足。

這裡的麵是老闆自己手工桿製,跟台灣麵的口感不同,多了許多Q彈嚼勁及咕溜。這裡所有菜色的麵體都是這種手工麵,如果錯過他們家的自製麵條,那就太遺憾了。

因為炸醬麵大受好評,所以我們點了兩回。下次來時可以組合成多種吃法(取決於你還點哪些菜色)。

第一種是炸醬麵配前菜的醃黃蘿蔔,可以清爽解膩。

第二種是配前菜的泡菜吃,增加泡菜的酸辣勁而達到解膩效果(韓式炸醬偏甜)。

第三種是配糖醋肉吃,讓糖醋醬的酸,中和韓式炸醬的甜,而達到平衡。

第四種是配炒碼湯,讓微辣及充滿海味及蔬菜甘甜的炒碼湯與炸醬混合,味道會有多種層次變化。

第五種是搭配山東燒雞,山東燒雞的醬汁也有酸醋及蒜,讓雞胸肉與炸醬混合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以上僅為潔西卡不道地且不負責任的創意發想吃法)。

經過老闆的解說,我們才知道炸醬還有分成「乾」「溼」炸醬兩種。一開始我還想說,「乾炸醬」可以理解,因為我們一般認知的中式炸醬便是乾麵形式;「溼炸醬」又如何解?難不成做成湯?其實不是。乾溼區別在於洋蔥及勾芡。乾炸醬除了春醬(黑豆醬)之外還會加入生洋蔥及櫛瓜,溼炸醬則有一點點勾芡及將洋蔥炒過。溼炸醬比較容易讓麵體與醬汁巴在一起,但也容易過度溫和而淪為配角;乾炸醬本身的味道層次較為分明,我們一致較偏愛乾炸醬。下次如果點的是乾炸醬炒飯,可以加上那顆半熟蛋液攪拌「拉拉」在一起(滷肉飯我也喜歡這樣吃),一定又是別有風味!

炒碼湯

店裡有海鮮、牛肉及豬肉炒碼湯麵(飯)。我們是因為滿桌子海鮮加上有人不吃牛肉,所以改點豬肉換個口味,也沒有點麵或飯。不過,無論何者,炒碼湯底的固定班底就是有濃郁海味(例如蛤蠣及魷魚)。如果理解沒錯,炒碼這種菜式很像嗆鍋麵,將蔬菜先在熱鍋中拌炒出香氣與甘甜,才會將使用大骨熬煮湯頭,只是在炒碼湯中還會加上大海海味的蛤蠣、魷魚、蝦仁、干貝等,以及韓式辣醬。

炒碼湯上先有滿滿的燉煮蔬菜(沒有我最愛的黃豆芽有點傷心),加上紅通通卻只是微辣的骨頭湯底,喝下去身體十分暖和,瞬間提昇新陳代謝。這個湯底的海味可以感覺出燉煮的用心,不是那種用豬骨粉下去沖泡的速成廉價作法。如果在前些日子的寒流來襲喝上這一碗呀!那肯定是通體舒暢活血精神哪!

炒碼湯及炸醬麵是韓式中華料理的兩大台柱。光是炸醬就不知道要吃飯還是麵,加上炒碼是不是更難以選擇?嘿嘿!幹嘛選呢?(笑)。對我來說,最好的個人組合,應該是點炸醬飯(麵)搭配海鮮炒碼湯(不加麵)吧?!豈不兩全其美?!

糖醋肉.jpg

糖醋肉

也是經典的韓式中華料理菜色之一。將豬肉切成條狀裹粉油炸,麵衣體是我喜歡的甜酥蓬鬆口感(整體作法呈現有點類似宜蘭的卜肉),沾上糖醋醬卻也不會過度潮濕而化潤。

雖然中華料理也有一道「糖醋排骨」十分類似。但中華料理的糖醋醬有蕃茄而紅通通,這裡的糖醋還是維持韓式中華料理醬料的黑金金。特別的是沾料有兩小碟。第一種是糖醋醬,糖醋味道似乎來自檸檬、醋、醬油及糖,但醬汁味道雖然內斂卻不僅於此,似乎還有水梨(?)或是其它水果醬油中和(後面這個自己亂猜的)。第二小碟則是微辣的辣醬。可以吃辣的話,兩種都沾會讓層次更加分明堆疊。

不是將醬汁澆淋拌炒上去,而是放在旁邊沾料也是有意思。據說這在韓國也是分成兩大派,有人支持沾醬的清爽,有人喜歡澆淋的融合,甚至情侶同桌為了桌上的一盤糖醋肉的吃法可以吵架。先將醬料放在旁邊,到底也是比較安全的作法啦!

麵包蝦.jpg

麵包蝦

作法如菜名般地直白。將去邊的土司,中間塞入蝦仁打成泥狀的餡料後下去炸到金黃酥香。而類似的料理則有琵琶蝦、蝴蝶麵包蝦等。這道菜考驗炸的功夫,因為炸的酥香,內餡的蝦泥沒有多餘的調味,吃一口你就開始有衝動想要配上韓國真露或啤酒。

奶油蝦

平平都是炸蝦,但韓式奶油蝦和日式炸蝦不同,並沒有採用如麵包粉的麵衣,反而像是中式鳳梨炸蝦球的口感,吃的到蝦肉的Q彈,因為連同蝦頭油炸,因此蝦頭還特別有一種鹹香酥脆,而吃到蝦子身體中段時,則加入了主廚特調的美乃滋沙拉。不過這跟中式炸蝦球放的美乃滋不同,主廚特製的美乃滋,比一般的美乃滋的酸味更加出眾,因此味道溫和卻濃郁的「奶油沙拉白醬」比起一般白醬更顯得去油解膩,加上讓這道菜有了靈魂的!!!「炸核桃」,平易近人確有獨特風味。

八寶海鮮.jpg

八寶菜

這道八寶海鮮,裡頭滿是海鮮與蔬菜,像是干貝、鮮蝦、花枝、杏鮑菇、花椰菜、青江菜等,色彩鮮艷、用料豐富。多樣食材混雜在一起,考驗的是師父掌握火侯的功力,要讓不同食材的熟度、口感都在各自最好的時間上,還要調個百搭醬汁來調和。鮮甜的海味及甘甜的蔬菜,清爽無負擔!

油淋雞.jpg

壓軸驚喜-油淋雞

油淋雞跟中式的蔥油雞可大大不同。這裡的油淋雞先將雞肉切塊後裹粉油炸,上桌前再淋上特調醬汁。這壓軸的招待,是當日即使吃到飽到天靈蓋,我依然喀光的驚豔料理。油淋雞即便淋上醬汁,麵衣依舊酥脆也不顯軟爛。肉汁仍然被鎖在其中,並沒有因為油炸更乾柴,加上特調酸甜風的醬汁,不像中式蔥油雞,反倒像是泰式椒麻雞了!

別以為這道只能趁熱吃,這道菜厲害在於即使冷掉也不失其美味,因此冰鎮的啤酒準備好,加上主廚厲害功夫的炸物,秘製的特調醬汁,你只能怪自己胃太小、吃太少呀!

感謝同團 Yogi 哥惠賜美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韓國料理 中式料理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