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普濟殿帶路人工作坊第二次上課。今天的課程主要分成兩部分:實際行腳(今天走一半區域,下一次會走另一半)以及嘗試規劃風土的第一步—聚斂亮點

 

行十里路勝讀萬卷  旅人視角下的亮點微型調查

我們這一組是輝哥擔任帶路人,帶領我們穿蜘蛛網般的謎樣巷弄,重現普濟當年的時光。輝哥自幼在這一帶長大,由他來擔任帶路人,細數這一帶的往日榮景及浮世百工,自然是可以挖到許多寶藏。

回到課堂後,老師要每人寫出剛才印象最深刻的五個亮點,再由小組匯集綜整出各組的五個亮點,最後再彙整全數「旅人」的五個亮點,是一個很不錯的「旅人視角微型調查」。

 

IMG_8052.JPG

IMG_8056.JPG

IMG_E7998.JPG

IMG_E7999.JPG

本組經彙整後的五個亮點是:

黃家米糕栫體驗、蜘蛛網巷弄街道紋理、瘋女十八年的洋房傳說、一日道長體驗、畫家蔡草如的傳奇。

 

窺見地方創生的現實困境一二

IMG_8061.JPG

IMG_8062.JPG

IMG_E8068.JPG

 

好素材:黃家米糕栫

雖然經過故事達人輝哥的解說產生興趣,但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隱約窺見的地方創生的困境一二。這是在過程中我覺得來這裡上課最重要的 know how。例如小組在討論的過程中,「黃家米糕栫」因為解說過程中有完整的「體驗」,因此毫無異議成為最亮點。我們很幸運遇到黃家師傅回到老宅這裡與人面交,因此遇到「本尊出來導覽」,加值了這趟體驗;因為現在改為集合一定數量後團購,因此即使在現場也無法買到米糕栫,但師傅笑瞇瞇的說手邊有多做一些,因此「意外買到免排隊」的「結緣」製造驚喜;加上師傅還把米糕栫製作的道具特地拿出來展示,大概只差現場製作米糕栫引發高潮了,有吃有拿有觀賞,誰還能不印象深刻呢?

 

遺憾無法發展的素材

IMG_8053.JPG

 

IMG_8066.JPG

IMG_8067.JPG

但即便有不錯的火花,但最終也不一定能發展為絢爛的煙火。像參觀到道長的家,許多人都引發興趣,道長夫婦都是從事與宗教有關的工作,現場也有一些能引人好奇的紙紮成品,似乎有發展潛力。但我們就不免擔心,如果不是輝哥帶路,這個印象深刻的點是否有「再製」的可能?再加上宗教的部分有其侷限性,以及較為傳統的宗教習俗是否會較多的限制(例如有些東西女性是否不能觸碰?小孩不能靠近等),這些都是在產生興趣,到落地執行時,要特別詢問清楚的地方

另外較為可惜的是畫家蔡草如的故事,及瘋女十八年洋房傳說。這兩者在解說前,我們對此一無所知,但經解說後產生興趣(隔日我還在朋友引介下到別的寺廟找到畫家蔡草如的作品)。前者確實是一個非常棒的主題,但可惜的是這裡雖然是他的出生地,但幾乎已無蹤跡可循,如果是以普濟街道為主軸進行活化,體驗的素材過少(但如果是台南要發展蔡草如的畫作探究主題之旅,這當然就能成為亮點了)。而瘋女十八年的洋房至今打理地很好,曾經被作為電影瘋女十八年的拍攝場景也可以使用舊電影的截圖畫面輔助對照,可惜目前這棟洋房的所有權人,難以取得聯繫,目前也有私人用途,似乎只能忍痛割捨?或蜻蜓點水般的帶過。

 

你以為的稀鬆平常,是旅人眼中的驚喜瑰寶

參加工作坊的成員,有一部份與在地連結深厚,也有志於要營造地方發展,但成員中也有為數不少是有動機探索普濟與台南,但對在地知之甚少,扮演著「旅人」的角色。而此時便看到了兩種角色看普濟的視角不同。像在地人輝哥,應該沒有想到一趟旅程下來,旅人們最驚喜的居然是「米糕栫」!?這對他們是兒時回憶,以前只要辦廟會就有的廟口點心,是廟口小孩的稀鬆日常,怎麼到了旅人的視角下,就成了驚喜瑰寶?但這也是我覺得這堂課程最有價值,以及安排獨到的地方。如果是以往的課程,大家雖然早就凝聚一起,但對於「旅人的視角」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立刻展現的,因為大家「當局者迷」容易深陷其中而無法跳脫框架(之前課程中我想都是洪老師去扮演那個「唯一旅人」的角色吧?!),而在這裡,每一組都會有這樣的情況,你覺得台南人的日常,我覺得好有趣好不一樣,這使得亮點的聚斂不僅快速而且精準。

 

arrow
arrow

    潔西卡的專業流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